目前分類:體會感受。 (12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這篇文章的定位比較像是廢文,如果你是搜尋到這個關鍵字才來看的人,請接受我的道歉(X)。

  但如果你碰巧有在用Whisper,然後看了Fast Whisper躍躍欲試,然後又跟我一樣電腦程度不達水準,那我的結論是可以不用浪費時間嘗試,除非你一安裝就成功(?)。

  天曉得我電腦為什麼不能像網路上的教學一樣按步驟操作完就可以用(X)。

  -----

  原本一直以來使用AI Whisper生成影片逐字稿,使用的是中等模型,因為我的顯示卡只有GTX1650,跑不動large的。

  運行時間也會久一些(當然比用CPU跑快很多了),10分鐘的影片生成逐字稿大概要15分鐘。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卷(〈我能為你提供什麼有價值的事物呢?〉)發揮了作用(X),看看我是否真的能寫出這篇文章。

  (算是前兩個票數達到2的項目之一(?))

  -----

  在社會化的人眼裡,有些話是不會真的說出口的,有些問題是不會真的問出來的,問了也很難得到真正的回答。

  以我個人來看,真正的原因是,我們無法相信他人能夠接受真正的答案。

  不過什麼是「接受」呢?就是不過度反應。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又翻起《零錯誤》,讀到一段是在講怎樣的團隊才會運作良好,主要是以下四點:

  1.共同的價值觀

  2.共同的目標

  3.共同的努力

  4.共同的興趣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我是會在自己日記裡簡短地寫下一些期望,大多數時候都有引導的作用。

  為什麼要發到網路上來呢(?),想記錄得更完整些,而且覺得某些自我反思也滿有意思的,不如就一起寫一寫。

  雖然有種可能會越寫越長的感覺,至少我一邊洗澡就浮現了超多可能可以寫的內容(抖)。這個腦袋就是這樣,有足夠悠閒的時間,不被瑣事吸引注意力的話,它就會不斷地浮現新的想法。

  大多數的想法最終都是要以寫作的方式來實現的,彷彿這是我目前掌握最有價值的創造事物的方式。

  不會做手工藝、不會做列印,做翻譯或中文化也不到專業水平(講得好像寫作就有一樣(X)),大部分想實現的事情,要不然是去體驗,要不然就是要寫作,總之待會看期望也會懂就是了。

  -----2024年初的期望-----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此文章是直接在方格子發文後複製過來的,格式與文風可能與以往稍微不同。

看了幾次,覺得有興趣讀這篇文章的人還是去讀方格子的版本吧,貼到這裡的版本排版不好閱讀。

-----

學歷的用處是「證明」,你能提供其他的證明嗎?

 

上網翻找了一下,學歷的用處、是否要進修學歷等等的文章都被寫到爛了。

討論「學歷不好該怎麼辦」卻較為稀少(建議進修或洗學歷的不算在內)。

 

我非人資專業,僅僅是偶爾幫公司找人才,評估過一些履歷,時常都會想這個問題。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事先說明,這篇文章不是講我求職面試的經驗,也不算是講別人的(?)。

  我是在思考自己面試別人時到底在想什麼,到底要怎麼想,我的工作到底要應徵怎樣的人才,怎樣的面試能夠分辨出這樣的人才。

  在這些前提之下,又不知道講得太多太仔細恰不恰當,但講得太模糊又不明所以。

  就是如此糾結的一篇文章(X)。

 

  從最開頭開始就不知道要講到什麼程度,我的工作在做什麼呢?(我們想招什麼人才)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突然有個想法,寫寫如果有順便想到什麼就也寫寫(X)。

  雖然標題是寫工作,但也可以類推到生活中。

  

  生活中會遇到要對別人提出建議的時刻,工作上更常,校稿、修改都很常見。

  我自知能力有限(每個人都能力有限),要怎麼樣在提出建議時對整體有利呢?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寫很久的文章,核心可以用一段話來表達:「父執輩的過錯再一次要到第三代或第四代子孫才顯現出來。他們現在發現在成長過程中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指導。想出「道德根本就是胡扯」這個想法的人,腦子裡可是裝滿了各種道德觀念後才想得出來的。」--《小即是美》

 

  倒也不是說我的成長環境沒有道德指導,只是我很不容易透過教條的方式理解那些道德觀,又或者說是不願照著教條的方式做,如果沒有足夠說服力的話。

 

  不因為這個想法是老師說的、是長輩說的,就接受它的正確性。

  而擁有足夠說服力以及有意願說服孩子的長輩並沒有那麼多,人的精力有限,意願也有限,很多我們自認為絕對正確無誤的事情,我們也懶得找出一種道理去說服別人。

文章標籤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會分享前一篇提到餵給GPT4的結果,由於我自己看了看也覺得沒什麼特色,所以沒什麼動力發文(?)。

  也會稍微檢視一下它有沒有回答到我所想表達的內容。

  不過這部分就留到最後,先來分享一下前幾天FB看到的文章,恰好寫到的我所期望的歷史例子。

https://www.facebook.com/keanu.hsieh/posts/pfbid02xhMP3awH5QGZQoubkNZvM395NeseoyrPvq63kefSFNGkMx6MUCdSigr83VwqpyRwl

  在我個人的經驗與理解裡,我認為一個人如果掌握了書寫,確實會降低他內在抽象思考、理解的能力。

  就如同過早掌握代數的孩子,也會降低他使用算術思考的能力。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的文章我會試試讓ChatGPT也寫寫看,流程大概是,我先寫好提示詞,然後我自己開始寫文章,等我寫完以後,再把提示詞交給ChatGPT寫一次,然後視情況看需不需要校一下,也一併分享出來。

 

  這篇文章的想法理論上是人類文明中曾經有過的,但應該不算很主流會出現的想法,看看ChatGPT能不能在此發揮也是滿有意思的。

 

  提示詞:

  寫一篇文章,文長約5000字,講解中請善用舉例說明,讓文章盡量貼近一般人能理解的程度。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嚴格來說沒取過這種標題的文章,也很少做這種事。

  但難得又讀了一本長篇網路小說,而且滿有意思的,就來介紹一下。

 

  在我覺得會有暴雷情況前會先提醒,前半段可放心閱讀(?)。

  至今為止讀過一些長篇網文,通常都有覺得不錯的地方才會讀完,如《無限恐怖》、《驚悚樂園》、《哈利波特與理性之道》(這個倒算偏短的?)。

  《無職轉生》倒是沒讀完就放著了。

文章標籤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應該算是很老生常談的論點,都不知道從哪裡抄來的了。

  許多經驗的適用性都有前提,而大多數的人自己也不知道前提是什麼。

 

  舉個淺白的例子,基本上我就是基於這個例子來寫這篇文章的。

  綁鞋帶。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跟上班比較有關係(?),只是在想怎麼培養寫腳本的能力。

  其實也沒什麼好方法,只是你也不知道自己花了多少時間培養這種事情。

 

  寫了很多年的網誌?

  閱讀過很多課內課外的書籍?

  數學的科普書籍也讀過非常多,雖然最近幾乎沒在讀新的了。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算是針對一年半前的文章的回應。

  一年半:https://ddxu2.pixnet.net/blog/post/534183835

  

  其實那篇文章也只是講《第七堡壘》集資時間一年半,難以想像一年半後的生活模樣。

  先不看原文好了,等寫到寫不出來在看。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鍵盤的KS連結:https://www.kickstarter.com/projects/keyboardio/model-100/description

  鍵盤配置照片:分離式鍵盤The Keyboardio Model 100使

 

  新鍵盤到了,這篇文章正用著極慢的速度打出。

  雖然可以自己增加新功能,但在那之前還是想先熟悉一點基本的設置。

  體會一下一分鐘打5個字的感覺。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知何故突然覺得值得一寫,雖然在各種想寫的東西中也不是特別重要的,但也許算是臨時想到,又也許只是在追逐一點價值。

 

  談談自己學英文的經歷。

  我一直以來都是不太適應學校的英文教學方式,當然現在的時代有沒有足夠的變化我也不曉得,但在我當年就是很多地背單字、片語,各種句型。

  我不太會背單字,小時候還曾經一直念TWO、TWO、TWO,唸十幾次,最後隔天還是記不得。

  也經歷過其他種學習英文的方法,或許多少有點幫助,但也未必是最主要的助益。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算簡短地寫寫,之前突發的領悟。

  但有點太白癡就是了,這是一個非常個人化的領悟,就有點像是只有像我這樣的人,在現在這樣的情境,才會領悟到這種東西。(雖然世界上絕大多數事情也差不多都是這樣(?))

 

  我是一個很喜歡唱歌的人。

  我是一個很容易精神上昏迷的人,無論是在學期間上課的時候,還是工作以後。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或許也不是最近才有的想法。

  但也許最近比較有教學別人怎麼教學的想法。

 

  這篇文章想談的是「掌握一種能力」、「教別人掌握一種能力」,以及「教別人如何教別人掌握一種能力」無窮類推下去的差異(?)。

 

  能力泛指一個人能做到的事情,生理上的做到,或是腦中能得出答案,都是一種能力。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並不是說很有動力,但也是有想寫這樣的文章滿多次了(我是指"想要"寫的感覺),雖然現在沒有特別的動力,但剛好現在比較閒(?),來寫一點。

  談談我集資過的生活上的用品(桌遊就不談了),概念上就類似業配或產品介紹文吧(X)。

 

  -----

  名稱:VIA l 奈米防水針織休閒鞋

  連結: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via-100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樣這是一篇原本想專文寫的,標題想取〈什麼是抽象遊戲?〉

  但查了一些資料,覺得和人們的想法也沒有交集之處(換句話說就是沒有精煉之處),所以就別太正式隨意寫寫(?)。

 

  就這幾個月有一種想法浮現,有時會覺得一個遊戲有抽象的成分、抽象遊戲的感覺,一直去試著想到底什麼是「抽象」遊戲的感覺,然後有了一種歸納性的結論。

  雖然這個結論也仍有定義不嚴謹之處(後面會細談)。

  「差一點點結果就差很多」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