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跟上班比較有關係(?),只是在想怎麼培養寫腳本的能力。
其實也沒什麼好方法,只是你也不知道自己花了多少時間培養這種事情。
寫了很多年的網誌?
閱讀過很多課內課外的書籍?
數學的科普書籍也讀過非常多,雖然最近幾乎沒在讀新的了。
你就是沒辦法把事情簡單化,讓事情變成機械化的流程。
又或者說,有人曾經對你的標準很高,讓你培養出了文字的直覺嗎?怎麼想也只有高中時的國文老師會有這種要求。
當然也可以說,其實你現在的文筆也沒什麼,但如果考慮數學、邏輯也要不錯的話,這樣的人就很稀少了。
還想教學的人就更少了(?)。
總之就是寫文章吧,越寫越白話,等真的用這些字句去對別人說時,看對方聽不聽得懂。
從教桌遊來看的話呢?
例如自己研究一套遊戲的規則,然後再教別人。透過這個教學去反思自己的教學還要注意哪些地方。
或是看看網路上的桌遊教學影片,以嚴謹完整的話可以看給肥龍一盒桌遊
以高度可理解性的話,勃根地的教學影片做得滿棒的。
不限定桌遊的話,PAPAYA電腦教室的教學也很神。
以數學方面的話,李永樂老師也教得滿好的,也把很多以前在書上看得到的科普內容化為影片講解。
多看看,看耳濡目染有沒有幫助(?)。
花時間寫文章、看影片,那應該還有看書。
數學科普的書:
《一條線有多長》、《溫柔數學史》、《為什麼公車一次來三班》。
寫作的書:
《故事的解剖》、《對白的解剖》、《報導的技藝》、《取材、執筆、推敲》(我自己也還沒讀完)。
人生的心態上嘛,雖然像我這樣好像也沒什麼好處(?)。
《第五項修練》吧,但不是一本很輕鬆能閱讀的書就是了。
話又說來,或許翻譯也有點幫助?
其實寫腳本也是在翻譯,只是把數學觀念翻譯成比較白話的文字。
我對語言精確性的追求大概有一部分是在翻譯的過程中培養的,精確是一回事,精確又易懂是一回事,在這個基礎上還要語句精簡就又是另一回事。
寫的寫著覺得這件事情我之前寫過啊(抖),已經是會一直說重複的話的老人了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