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是直接在方格子發文後複製過來的,格式與文風可能與以往稍微不同。

看了幾次,覺得有興趣讀這篇文章的人還是去讀方格子的版本吧,貼到這裡的版本排版不好閱讀。

-----

學歷的用處是「證明」,你能提供其他的證明嗎?

 

上網翻找了一下,學歷的用處、是否要進修學歷等等的文章都被寫到爛了。

討論「學歷不好該怎麼辦」卻較為稀少(建議進修或洗學歷的不算在內)。

 

我非人資專業,僅僅是偶爾幫公司找人才,評估過一些履歷,時常都會想這個問題。

以我在招募的工作性質來說,學歷並不是必要的,但可能有較高的相關性。

每每看到似乎有點可能性的人才,但學歷明顯離我們的標準太遠時,就會反覆地思考這個問題。

 

曾經我也是有機會配不上我現在的學歷(清華大學數學系畢業,就還行)。

高中時機緣巧合下努力讀了點書,把各個科目的考試成績拉了起來;

大學時快被雙二一而技術性休學,復學後也是在機緣巧合下才順利畢業。

(客觀來說這兩次的「機緣巧合」都跟感情有關)

 

偶爾就會想:

如果我沒有學歷,我又要怎麼證明我的能力呢?

然後就想起來,我確實如此努力證明過,這篇文章也是打算遊說有能力的人如此做。

如果你沒有學歷的證明,你還可以怎麼證明?

(當然如果你思考完以後發現自己是沒有能力,不是沒有學歷,那我愛莫能助。我曾經翻過的《世界最簡單的才能發現法:找到一生受用的自信與自我理解》、讀過的《發現我的天才》可能會對你有點幫助。)

 

在我大二休學時,我有試著去找我的專業能做的工作,如果找得到,或許就不回去念大學了。(那當然並沒有找到,但這不是重點)

我在PTT家教版上瀏覽想找家教、數學老師的人,然後寫信給他們應徵。

到這邊為止沒什麼特別的,而特別之處是--我每封信都是重寫的。

根據當下的情況,根據對方提供的資訊,我就隨興地寫相關的經驗、示範。

有些人會寄題目過來請我示範說明解題邏輯,我也會盡我所能地回答。

在每封信的開頭,我會強調我的學歷只有高中畢業。

 

回我信的人很多,給我面試、試教機會的人也很多,當然我可能也讓他們之中部分的人失望了。(其他人則可能不到失望,只是評估下有更優的人選,比起一個可能半年後就會復學的人)

我也有無償地到補習班去做課輔過,應該是無償的吧(想不起來了)。

 

那當然,在那段期間我並沒有獲得真正有收入的工作機會。

所以不可否認的,我的家庭背景足夠維持當時我基礎的生存需求。

 

可能有不只一個人跟我表示,這封應徵信太特別了,所以他才會回,才會覺得可以給我一個機會試試看。


而你可以怎麼做呢?如果今天我失業了,想要尋找新的工作,我又會怎麼做呢?

面對一個我有興趣的職務,利用我的文字表達能力,向對方說明清楚我對這個職務的興趣,我可能有哪些能力符合職務上的需求,有哪些經驗可以作為佐證。

這跟寫自傳類似,但又不完全一樣。

有需要的話,還可以上網找這份職務可能要做的事情,挑些例子來實際做做看給對方參考。

數學老師嗎?可以錄個試教影片

Youtube編劇嗎?可以找個影片參考換個主題寫個腳本看看

 

換句話說就是無償試做工作,但假如你沒有學歷的證明,那你總是得用「其他方式」證明,證明自己有能力勝任某事。

當然說不定你也可以把這些證明過程記錄下來,或許久而久之也會培養出一些能力,而這些過程就是你能力的證明。

 

徵才者的困境。

我徵才時經常陷入一個困境,看到應徵者現有的資料,似乎有點機會錄取,但機率又還很低的感覺,往往會希望有更多的佐證可以參考,但對於錄取機率很低的應徵者,提出請他們嘗試做些作品,讓我很不自在,好像公司想要剽竊應徵者的創意/想法一樣。

因為此情況下對方提出良好作品的機率很低,假設有2%好了,這2%的情況我們會想進一步邀約來面試,但其他98%的情況都是看了就更加確定不適任,但這98%就變成公司的風險--「都要應徵者寫作品給他們看,然後就婉拒,是不是在剽竊創意?」

(即使那98%的作品對我們來說沒什麼意義,但對應徵者來說未必如此)

 

提出過度的要求可能會影響公司形象,所以最終往往就是不予理會或直接婉拒。

面對只有罐頭訊息的應徵履歷,如果那些制式化的資訊,學歷、經歷、工作經驗、自傳內容沒有特別突出的話,最保守的應對方式就是不理會,或是一樣罐頭般地婉拒。

徵才的人只想罐頭訊息回應嗎?未必,但這是公司考量下最安全的選擇。

要怎麼樣才能獲得不罐頭的回應?

就是你自己的應徵信不罐頭。

透過你自身的不罐頭、多提供一些證明,就能大幅提升對方不罐頭的機率。

透過你的文字表達,建立信任,讓對方知道是能與你溝通、坦承說話的。

 

面試後被拒絕時也是一樣。很多時候徵才者拒絕一個人,都有明確的原因。

有時這些原因或許涉及刻板印象或歧視,所以他們絕對不可能跟你說,避免公司惹禍上身。

但有時即使這個原因沒有那些問題,他們也不方便跟你直說。

因為這種解釋很麻煩,有機率引發爭議。

也許站在我的角度,一看就知道應徵者的文字能力不符合職務需求,但應徵者未必這樣想,如果這種認知落差會引發其他爭議,那不如就不要說。

面試完認為長遠來看你並不會想投入這份工作,認為你的興趣不在這裡,這樣的訊息又要怎麼傳遞?

認為你的能力會更適合其他類型的工作,一段時間就跳槽的機率很高,所以不想錄取,這樣的訊息又要怎麼說?

說了結果應徵者說自己並不這麼想,這種認知落差又要怎麼釐清?

 

零零總總扣一扣,最後這封拒絕信講不出什麼具體的東西,你只得知自己被拒絕了,但對原因近乎一無所知。

真的想得知自己被拒絕的原因嗎?同樣就是不罐頭吧。

底下我試寫一次,如果我真的想得知拒絕原因的話,會怎麼回應罐頭拒絕信。

(不過這裡有個隱憂,我寫出來會不會就變成讀者的罐頭訊息了(?))

感謝您的評估與回應!
由於想追求個人的成長,未來或許有機會符合此職務的期待,想向你們詢問我不達錄取標準的具體原因。
若您過於忙碌,或認為拒絕的理由與能力無關,不適合進一步說明,可以不回應這則訊息,抱歉打擾您。
如果是我能力不足不達標,想了解具體的細節:
1.我是否主要只欠缺某種特定能力,而如果我真的有這種能力的話,您就會認為我能勝任這個職務?還是說我離職務的需求遠不達標,即使我稍有強化也無法達成職務的需求。
若是前者,希望您能告知我是哪方面的能力不足;若是後者,您可以忽略這個問題不回答。(換句話說,您認為此職務的能力需求是我努力學習就能在半年內達標的嗎?)
2.是否可以請您針對我所欠缺的能力推薦相關的書籍、影片呢?或是如果我下次要再次應徵的話,希望我能提供怎樣水準的作品,才會讓您想再次考慮錄取我呢?
無論是否能獲得您的建議,都感謝您花費寶貴的時間閱讀至此!

最後想分享一些個人經歷。

某方面來說這段文字可能要放在文章的開頭,關係到我的想法對你而言會不會有參考價值,但因為可能會太長……(?)

就是--

我自己有哪些學歷以外的證明?

如果你認為你學歷不佳,可以試著寫接下來的內容,當然要以你自己為主角。

我會寫我覺得較為特別的經歷/證明,未必跟工作有關聯:

  • 國小參加合唱團,一直到小六都是高音部,我一個人唱聲樂的音量大概是10個人的音量,此能力一直到高中後才逐漸衰退,現已無法用聲樂的方式發出宏亮的高音。
  • 高中時曾在午餐時間到走廊用聲樂的方式唱高音版本的國歌,音量大概是全校只有地下室聽不到的程度,而後被叫去學務處被心理關懷了。
  • 學生時代哼哼唱唱寫過幾首歌,只有歌詞跟清唱,大部分是源於感情跟閱讀的領悟。
  • 高中時曾為了應付學校的上臺抽背國文課文的制度,研究過如何快速地背東西,但可惜沒有被抽到過,不然上臺快速地唸完應該可以獲得如雷的掌聲(?)。
  • 國中時就常玩解謎遊戲,如數獨那類的遊戲,也會自行設計題目。
  • 國中時研究過數學題目「邊長為正整數,周長為n的三角形有幾種?」的公式,大學時有編寫程式去檢驗1000以內的結果,公式本身應該是正確的,但至今沒有實際證明過,但應該是可以證明出來的(當年查網路上並沒有查到相關公式)。
  • 大學時曾經在某堂通識課整學期的期末報告前一個禮拜,因為整組都沒有人在製作報告,原本要跟老師說放棄報告不拿學分了,但依序詢問每個組員,大家都說想拿學分(就只有我不在意),於是在一個禮拜內大家合作完成了堪用的期末報告(結果整組只有我被當,因為我平常沒交作業)。
  • 國中時擔任過某知名論壇下某遊戲的副版主,撰寫過許多遊戲攻略的文章、心得分享。該帳號後來因違規被刪除(連同所有文章),因為我因私慾違反規則在一些我以為沒人會發現的地方轉貼了18禁的漫畫圖片網址。該事件被幾位網友們撻伐並開玩笑稱「此征服非比征服」(曾經有款網遊叫《征服》)。
  • 國中時曾覺得自己會沒事,從緩慢移動中的校車上跳下來,著地時直接倒在地上翻滾了幾圈,僥倖完好無缺(沒被車輪壓到),認知到慣性的力量。
  • 高中時參加過許多數學競賽,最有代表性的是學科數學能力競賽,代表台中區第6名參加全國賽(印象中前面五名都是台中一中的學生),不過我到了全國賽是一題都寫不出來。
  • 國中時想了趣味的謎題「如何用非工程計算機按出AB+CD的結果?」
  • 國小國中曾鑽研過如何破解電腦密碼,關閉鎖上密碼的螢幕保護程式(某些網咖會使用的軟體),網卡驅動程式被刪除了要如何尋回;拔網線利用遊戲的BUG獲得微小的遊戲利益。嚴格來說上述這些都是非常低階的,並沒有什麼專業可言,只是有能力解決一般電腦使用碰上的問題,或是知道怎麼搜尋到問題的答案。
  • 大學畢業後曾以數字為紙牌設計了一些數學桌遊,大概適用於國小、國中的學生,遊戲性應該是尚可的。
  • 工作上曾花時間研究Geogebra,自學了一點javascript,用Geogebra實現了類似ppt的功能(可能有點類似近年ppt不同頁面物件沿用的功能?但我沒用過就是了)。
    (這樣講可能會誤會成很簡單的功能,但我所謂「類似ppt」是指讓使用者可以在Geogebra裡「自行分頁製作每頁要呈現內容」的介面)
  • 自學了一點ActionScript3,花了滿長時間用它寫了一個手機App,功能可以想成是支援樹狀分支頁面跳轉的簡易Excel(像是有資料夾結構的表格,表格內的每個項目本身也是一個資料夾)。後來軟體不支援,就無法使用了,或許現今用AI輔助來製作這個App會快很多,不過後來改用google的AppSheet來製作表格就足夠好用了,因此沒有再次重寫這個程式。
  • 做過幾款桌上遊戲的玩家中文化、幫助卡(並非官方出版);校稿過幾款桌上遊戲的中文翻譯規則書、卡片。
  • 寫過幾篇桌遊教學文章、策略心得文章;錄過幾部桌遊教學影片。
  • 寫過幾篇數學相關的文章,平均每日合計有20人次的瀏覽量(雖然這也算很少就是了)。
  • 寫過幾篇寫不下去的小說,一篇大概一、兩萬字,創造力有限。

(若有實際的作品,就直接放在附件裡,或附上網址連結供對方參考。)

 

對你而言,不看學歷的話,你的證明又是什麼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東東 的頭像
    東東

    我是黃紹東,歡迎蒞臨我的網誌!想聊就聊吧~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