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也不是最近才有的想法。
但也許最近比較有教學別人怎麼教學的想法。
這篇文章想談的是「掌握一種能力」、「教別人掌握一種能力」,以及「教別人如何教別人掌握一種能力」無窮類推下去的差異(?)。
能力泛指一個人能做到的事情,生理上的做到,或是腦中能得出答案,都是一種能力。
底下是一個粗淺的模型,一個人的能力是這三者綜合的結果。
1.生理上的條件與感官上的經驗
2.腦中的信念與規則
3.連接兩者之間的能力
手的肌肉能扭開瓶蓋是1;認為順時針旋轉能扭開瓶蓋是2;透過實際操作的經驗得出方才的信念,或是被告知方才的信念將其實際執行則是3。
(區分這麼細不是我的本意(X),只是想著想著就得多分出來一點。)
這三種能力彼此會互相影響,建構、提升彼此。
那教學是在做什麼呢?
大多數時候,教學所期望的目標是一個能力的展現,是一個結果。(當然有時候目標是教一個信念)
但教學不是提供全部所需的資訊。
其實想著想著我都是在談教數學或教桌遊啦。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3那部分的能力,所以一般而言教學就是提供部分的1(如提供操作經驗、提供文本),傳授部分的2(如解釋邏輯、因果關係),以及一點點3(如何連接這些資訊)。
剩下的部分是由對方自己整合去領悟的。
就像種種子一樣,你提供的是一點土壤、水、陽光、空氣(對方自身可能也已有部分這些東西),然後在對方心中生出植物。
我原本是想講類似線性代數基底Span出空間的概念(?),就是教學的核心是提供基底跟Span的規則,剩下的是由對方自行Span成空間。不是把每個點都盡數告知。
所以教學就是把想教學的東西,根據教學的對象(學習者)已有的能力,取出其中關鍵性的元素,知道只要學習者多掌握這些元素,就會掌握我們想教給學習者的能力。
這樣說來,真正的因材施教是很困難的(因為每個人已有的能力都不同,即使是相同的能力,分布在1、2、3的情況也不同(例如用背誦的跟用規則推理的),線上影音錄製課程要能做到這個效果也就更難了。不過利用程度分級用不同的教學內容,可能就可以概括大部分的情況。
那回過頭來,我們再退一步,教學本身也是一種能力。
就如同我上面所說的那樣,要怎麼知道哪些東西需要講,哪些不需要講呢?
要如何安排講解的順序(如分類歸納、按照流程)對方才能容易能用3的能力在聽的過程中循環建構1、2呢?
這些都是教學的能力,這樣的能力也是有經驗、也是有信念與規則,把這個能力當成要教學的對象,就是「教別人如何教學」。
那這也是一種能力,最近漸漸有點感覺像在練習這種能力,有時玩桌遊,對方知道遊戲規則,但不知道怎麼教學,這種時刻「教別人如何教學」的能力就有用了,因為我不需要事先知道遊戲的規則(那是對方已掌握的能力),就可以在當下協同對方把遊戲教完。但這也表示我還沒有這種能力,只是稍微有,所以還做不到只要我教你一套,未來你都能知道怎麼教學的程度,還是要在當下搭配對方已有的能力才能完成教學(提供對方適當教學的經驗)。
(講得好像我很會教一樣,並沒有這回事,粗估可能只比7成的人會教吧(?))
還是要說有一點這樣的能力還是不錯的,這樣就不用總是自己讀規則了,只要知道對方掌握一種能力,就可以教對方如何教自己。
然後就會想,既然可以退一步,那是不是可以一直無窮地往後退(?),教學對方如何教學別人如何教學,這種能力變得越來越抽象,可能退著退著就變成幾句話就能教完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