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知道怎麼回事,今天玩了好多場即時制的BGA(線上桌遊),就像是玩心起來了,有餘力了,或是只是在逃避寫文章(X)。
還有很多想寫但未寫的文章,都因為疲憊懶惰而拖延了。
沒想到怎麼寫可能也是一個原因。
這篇不算是那種"想寫的文章",只是"想寫"而已。
前幾天玩了朋友設計的遊戲,也是有點意思,雖然思考的複雜度有點沒得到適當的回報。
不太知道怎麼回事,今天玩了好多場即時制的BGA(線上桌遊),就像是玩心起來了,有餘力了,或是只是在逃避寫文章(X)。
還有很多想寫但未寫的文章,都因為疲憊懶惰而拖延了。
沒想到怎麼寫可能也是一個原因。
這篇不算是那種"想寫的文章",只是"想寫"而已。
前幾天玩了朋友設計的遊戲,也是有點意思,雖然思考的複雜度有點沒得到適當的回報。
很快地想到了沒寫過的標題。
事情總是不停地重複,有時自我分析也稍微超過了時代一些,例如MeToo,例如把妹達人,例如如何自然而然地肢體碰觸等等。
也看到自己的發言在某些文章裡長存。
或許我是過於嚴重地活在過去?倒也不是真的,只是往往過於傷感、沉默,無法多做些什麼。
前幾次算是把沉澱很久的許多想法都寫出來了,雖然還有一些未寫的,但也差不了太多。
睡覺睡得足夠多以後,就有點做事情的動力。
最近買了電子書閱讀器,確實也滿好用的,比起用手機看小說護眼許多,更適合睡前看了(不然睡前看手機感覺會影響睡眠品質)。
6吋的大小仍不適合閱讀PDF文件,例如桌遊的規則書。
隨之而來想做的事情,以前就想過的,把自己網誌裡的部分文章整理成電子書,之後要自己看或出版都無妨。
這也不是以前不能做的事情,但以前我沒有電子書閱讀器,做這件事情沒辦法讓我自己看到,對我自身有意義的感覺,可能是這樣的理由才沒有足夠的動力吧。
這個AI是在進行文字接龍,大多數時候我覺得我寫文章也是在文字接龍。
很多時候我並沒有很具體的想法,又或者有,但寫著寫著又變成了另回事。
我都往往稱我自己的手有靈魂,我想不到的念頭,透過手指在鍵盤上舞動卻可以變出來。
試想一下,每個人都是一個大型的語言資料庫,你收到什麼訊息,做出什麼回應,從你過往千千萬萬的經驗累積中找出答覆。
從這個角度看,或許我也學過很多對自己「詠唱」的辦法(就像我們對AI提出要求那樣),例如念出「今天我選擇快樂,我要對每個遇到的人微笑」(源自《七個禮物》),來讓自己腦海中的想法維持正向,以便於去做到我想達成的事情。
其實是有不少想法,但此刻都沒想起來,除非去翻日記。
就書寫一些近況,受人邀請參加BGA同好舉辦的比賽,原本以為有機會大展所長(X),結果最後入選的幾乎都是我沒玩過的遊戲,或是不算擅長的遊戲(?)。
基本上會被選上的多數都是有足夠運氣成分的遊戲,或是老遊戲,新的重策都不太容易入選。
農家樂也被排除,雖然我覺得這也是可預料的結果,農家樂本身的社群太大了,農咖跟一般策略遊戲玩家對農的掌握落差也很大。
不知為何而寫,但剛好有了一段空閒的時間,有點寫文章的精力。
其實取什麼標題都是在分享近況(?),最近下班後還在校稿東西,倒不是賺不賺錢的問題,是覺得想提供一些價值,甚至自以為地認為這樣的價值可能只有你能提供,當然這大概不是事實,就算是事實好了,你所提供的價值也未必真的那麼有價值。
再加上之前類似確診,整體消耗了很多精力,所以很久沒發文章(?)。
玩的桌遊倒是也滿多的,也有一些新到的遊戲,雖然甚至有些啟發,但不足以變成一整篇文章長度的感覺。
《藝伎之道》以小盒兩人博弈的遊戲來說,也算提供了滿複雜的遊戲性,我原本是預期自己大概很難有機會找到人玩(X),結果最近倒是開了很多場,甚至可能是我這一年內開最多次的遊戲(驚)(不考慮BGA的話)。
畢竟規則沒像《花見小路》那麼簡潔,本質上也是抽象遊戲。
相比花見小路,大概最大的優點就是能在兩輪內結束,花見小路只要玩家實力接近,玩5、6輪都結束不了也是很常見的。
(因為疲倦被用過了(O))
買了新的椅子,經歷越多,越在乎享受?
新遊戲倒買得少,規則也讀得少,反而是校稿了些、寫了些。
某方面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才買新椅子,連下班都長時間坐在電腦前的話,椅子太差很不舒服。
是也很久沒寫(都一個月多了),考慮到一位經常會看我網誌的朋友確診了,寫著他可能會看到(X)。
(其實沒什麼關聯啦)
每每跟朋友相處,就會多一些自覺,雖然也不會引發什麼改變。
我是在很多個方面都很薄弱的人,生活技能上,不騎車、開車,也不會煮飯,做家事倒是會一點。
社交上話不多,很少開話題,對事物的興趣偏低。
每當想法太多就再寫些隨筆。
其實名稱想取「複雜」,但感覺好像用過了,用「多元」也滿有道理的。
接觸太多東西了,學了很多桌遊,也玩到了switch的各種遊戲,複習了漫畫超智遊戲,追了見面5秒開始戰鬥的新進度,目前為止我對這部作品的評價還是滿高的,比起同類型的達爾文遊戲來說,這部的節奏很好。
也看了間諜家家酒的動畫。
也回頭玩了水壩、俄羅斯鐵路(終極鐵路)。玩的新遊戲是多得說不太完。
買了石油公司(上述都是指桌遊),雖然也不太有機會開。
連假難得沒打桌遊,看到Youtube上別人直播暗黑破壞神天梯,就這兩天都在看,甚至還動了買來玩的衝動(但最後沒買,因為電腦配備也玩不了XD)。
許多回憶的感覺湧現,雖然更令我驚訝的是別人對這遊戲更多深入的理解。
也看到了楓之谷的影片,也是有類似感受,不過楓之谷的變化有點太大了,基本上沒有任何一個人的講解是我覺得只玩過原版的人能夠完全理解的。
感覺變成了劇情遊戲(?),資訊量也是超級多。
總之就這樣揮霍了兩天。
也不只是桌遊越來越複雜,電腦遊戲也越來越複雜這樣(?)。
買了新的鍵盤Leopold FC980M,雖然之前那個還沒到。
需要一點熟悉的時間,不同的鍵盤配置,打起來不同的感覺。
但這當然也不是寫這篇文章的主因,雖然練習使用新鍵盤也是目的之一。
你想祝福,但你最好的祝福是不要說出口,不要去接觸,那才是最好的祝福?
至少你不要再次去懷疑這種事情,不要再自欺欺人。
很小很小的想法,所以我猜大概寫寫又會偏題吧(?)。
我在想,過去的經驗是如何幫助我們學習新東西的?
當然其實是以桌遊規則為例,玩過很多遊戲是如何幫助我們學習新遊戲規則的?
大概是我們做了一些概念的分類,每種概念有幾種不同的選擇,我們透過這些視角去很快地理解一個規則的用意為何。
很多事情都要從意願開始。此刻是打完第二劑AZ的隔天,沒有到非常疲倦,但也不太有心力做任何非反射性的事情,又或者可以做,但不能持續太長時間的專注(所以還是有點懶得打即時制遊戲)。
睡了兩天,都睡得很好,至少睡得很飽(?),昨天半夜一點左右睡,今天十點左右才醒來,十二點左右才起床。
或許再休息久一點,就會有動力/意願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想做的事情太多了,有動力去做的卻不那麼多。
例如想玩單人遊戲、想寫某些文章,此刻也是思緒斷斷續續的。
白日夢也複雜了些。
最近幾天都晚上11點就睡了,持續一段時間以後,整體上班的精神狀況好非常多(?)。
然後就是連發廢文的時間都沒有了(誤),今天發這篇應該就不會11點睡了。
要說沒什麼新事情嗎?好像也是,只是說睡得較為足夠以後,想的事情就更多了,不過有滿大一部份是工作到一半的時候想到的,過一段時間又遺忘了。
新遊戲嗎?玩得也不多,買了Steam上的《神影無蹤廖添丁》,一個老的小遊戲再版,整體而言做得不錯(以我這個很久沒玩電腦遊戲的人來說(?)),花了一個禮拜的晚上把它通關了,大概花了17個小時,其中有大概5小時是卡在最後一關的Boss(驚)。
既然沒有取過這個標題,就寫一篇吧(邏輯錯誤)。
反正很久沒寫了,其實前幾個禮拜也不是沒寫東西,只是沒發出來,因為覺得寫得不夠好(?),關於如何教學遊戲的一些想法。
最近是真的覺得不適合再打了。
然後再伴隨著前一個禮拜幾乎每天都超早睡,精神狀況有回復許多。
想法既然是充斥著的,就只是因為沒有多餘的時間書寫。
過去的廢文也沒少發過(?),現在的你又怎麼了呢?
玩著很多場線上桌遊,每天刷BGG的各個討論區看看有沒有新的資訊,渴望接收資訊的腦袋,雖然那種渴望沒有具體的意義(或許吧,誰知道呢)。
突然發現家裡的電腦桌底下的鍵盤拉盤可以再拉得更出來些(驚),以前一直覺得那麼近很難用,都想拆掉去換個其他的鍵盤架,結果就突然發現可以拉得更出來了,只是以前拉到一半都會覺得卡住(實際上可能只是潤滑油不夠之類的)。
我可以坐得更遠了,人生無意間又產生了劇變(X)。
雖然應該是獨立而寫的文章,但提不太起動力,就跟一般的流水帳一起寫吧(?)(原本想寫一篇專談這件事的)。
很多時候鬥爭的動力也只是一時一刻,你以為的創造力想法、創意的思維,其實只是你求勝的優越感在美化那些想法,讓他們感覺起來很高端,好像洞悉了什麼一樣。
最近一直都在玩線上桌遊,不過都不是玩重策(除了這幾天開始玩的大西部之旅(大西鐵路)),長遠的想法也就少了些,反而像是在磨練益智遊戲的計算能力(像玩數獨那樣)。
對以上這些都跟標題沒關聯(X)。
感覺過了很久很久沒寫東西。總是這個樣子(X),想寫的東西累積得很多,主題性的很多,但動力很少。
時間也被BGA(線上桌遊)占用的很誇張(?),每天下班後就一直動一直動一直動,超恐怖。
疫情的狀況會不會過幾天後大家就只能在家裡了。
然後對我而言往好方面想的話,就是我可能就會無聊到把之前想寫的東西都寫一寫就是了。
方程式的解和根有什麼不同?其實答案是不知道,因為上網找各種講法都有,英文的解釋也跟中文的解釋不完全一樣,但即使大家定義都不一樣,還是有一些基本的共識(嗎)。
說來最近公司的事業才剛要探出一點頭,就剛好碰上疫情爆發,也是滿剛好的(?)。
雖然弱是事實,但還是想寫這個標題。
寫完第一句話以後就沒繼續寫,過了幾天以後才回來寫,感受是有點不太一樣了(?)。
總之前幾天晚上睡覺時總感覺特別地焦慮。
有可能是因為要打農家樂比賽的關係,有可能跟工作上的忙碌有點關係。
也可能跟看了暮蟬鳴泣之時有關係(嘆)。
還是書寫吧,雖然沒有必定要寫什麼,也沒有完整想寫什麼。
如果有完整的想寫的遊戲介紹,可能就會直接寫吧,但其實就很簡短。
例如《汽笛山脈》是我近期心中的神作(O),一句話就結束了(誤)。
也可以先概略地講啦,它吻合了我在《Ecos: First continent》中提到的,玩家們共同構造主圖版的遊戲類型期望;符合了我在玩當初的彩色島時那種短期智力爆發的特性(但也沒那麼短期,取得了不錯的平衡?);且是比較是在發揮創造力的那種遊戲過程(可能是因為有混入抽象機制的緣故)。
遊戲買了不少,開始漸漸有買了很久都沒開過的遊戲了(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