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地想到了沒寫過的標題。
事情總是不停地重複,有時自我分析也稍微超過了時代一些,例如MeToo,例如把妹達人,例如如何自然而然地肢體碰觸等等。
也看到自己的發言在某些文章裡長存。
或許我是過於嚴重地活在過去?倒也不是真的,只是往往過於傷感、沉默,無法多做些什麼。
前幾次算是把沉澱很久的許多想法都寫出來了,雖然還有一些未寫的,但也差不了太多。
連假玩得太多,也算是很投入了,以至於最近上班有點不明所以,有些東西看不太懂的感覺。
很容易投入,也很容易脫離,能長久附著在我身上的東西少之又少。
玩了兩場《Small City》,拼圖規劃自己的城市,要糾結勝負的話細節倒是滿多的,如何擴大自己的優勢,牽制別人無法達成他的任務。
擴充增加不少東西,沒有幫助卡幾乎就玩不起來,這樣一說大概是又要做幫助卡了吧,很久沒做了(嘆)。
其他遊戲玩了什麼,《賽馬大亨》作為小遊戲也滿有意思的,基本上就是賭馬,風險控管。
應徵面試人也遇到一些變數,可能也不能算是變數,只是又多了解自己一些。
怎麼總是解釋那麼多呢?又能不能解釋得更少一些呢?
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心力細究文字上的意義來理解你,你也未必需要別人這麼做。
我總是喜歡多做解釋,擔憂別人會在意。
最主要的原因是,
最主要可以刪掉。
原因是我就是這樣的人,我就是會糾結於文字的人,會從別人的字裡行間讀出言外之意。
我也花了很長的時間去減少自己對字句過於認真的心態。
但基於這個前提,我總是喜歡多做解釋,深怕別人有所誤會。
剛好前幾個月有個例子,我看到youtube上有人錄數學教學影片,就在底下留了一個很複雜的留言。
(因為我的想法很複雜)
-----
實在不知道要怎麼樣轉換文字成比較正常的版本來表達我的意思(關於那些額外的潛台詞(X)),所以我只能誠實地說我的想法,有些部分有點冒犯(抖)。
我的工作上在徵人,碰巧打開yt看到妳的影片,就在想有沒有可能招募,而看了看以後又覺得好像路線差太多,可能不那麼合適(當然妳可能也根本沒有來工作的意願),例如在影片裡妳很少做教學上的解釋,比較像是針對總複習的學生或是已經學過(但不熟)的學生(而非針對沒學過的學生)。
而排除工作外,是覺得妳做的事情有點意思,可能是如果我哪天失業的話有可能做的事情(X),所以就在想(接下來才是那冒犯的部分),有沒有可能我能提供一點幫助,例如教學建議之類的。(冒犯的原因是這樣講很自大,而妳可能根本不需要別人對妳的評斷)
如果妳覺得有趣的話,可以google搜尋「黃紹東 數學」,看看那種教學方式會不會是妳有興趣使用的。
-----
要說這段話能不能再精簡嘛……或許也行吧,但會耗費更多的精神,比起直接坦承地說。
又那精簡後的文字是否能精確表達出我的意思呢?
其實複雜的文字大概也辦不到,以結果來說也不算辦到了。
要刪掉多少模稜兩可的詞彙(嘆)。
多寫點東西吧,你最近有什麼困境嗎?
被人討厭倒也無妨,雖然結果來說不會好。
討厭你的人會不願意與你合作,結果就對彼此都不好。
(像我現在就打算解釋這幾句話跟上面的例子沒有關聯)
(雖然想想可能也不是毫無關聯)
做為一個模糊的人,想要精確地表達自己模糊的狀態(X)。
覺得自己很精確的人,反而未必那麼在意自己是否表達得很精確(?)。
經過言詞上的遊說,成功地在辦公室裡要到了一個書櫃的空間(?),雖然就理論上來說,有要到跟沒要到的區別是不大的,但實際上來說可能有差。
似乎並不是所有人都理解環境對人的影響力,走兩步就能拿到一本書,跟走5公尺才能拿到一本書,在概念上是沒差的,因為想看書的人理論上不差這5公尺,但實際上很可能有差?
大概也跟最近看到的《心理摩擦力》有關,雖然我還沒買來看。
沒買來看的原因也滿簡單的,因為我想用電子書閱讀器來看,但要買點數很麻煩(要去提款機匯款),所以就一直拖延著。
(同樣也是心理摩擦力的作用)
說來可笑、有趣、可悲,這就跟我大一時的領悟一樣,很多以為沒有區別的事情,實際上還是有所區別。
所以我對默默付出的人多是抱持敬意,你難以想像少了這些你以為無關緊要的人,會對你的生活造成多大的影響。(想想這個所以好像也沒關聯,前面講的是感情,後面講的是阿特拉斯聳聳肩)
某方面來說也讓我相對比較難被詐騙,因為摩擦力太大了(X)。
你還會有所成長嗎?
現在的你知道了,在社會化的某些情境下,有些時候你確實可以尋求別人的建議,很多時候對於別人而言理所當然的事情,在你的視角下就是看不見。
當然對於對方而言也是如此,如何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又能滿足這些限制條件,也是你生活的樂趣。
反正我現在也不糾結別人看不看得懂(?)。
是什麼讓你騷擾過別人的呢?就是你的慾望吧。那是什麼讓你不再騷擾別人呢?大概是在乎對方吧。
又或者是你意識到了騷擾別人所要付出的代價,真的嗎?
其實你至今以來付出的代價,就是被討厭,被大家討厭,傷害到你在乎的人,只是如此而已。
而你沒那麼在意被討厭這件事。
數學上似乎許久沒有什麼新的觀察、爭議,更多的是選擇。
面試因為奇遇的關係,冒出了新的罐頭邀約信,以結果來說倒也不錯。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也多理解了一些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