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把妹達人》中(以下簡稱"書中"),推拉是推進彼此關係的核心技巧,另個也常被強調的詞彙是"框架"。(但我想我應該談不了框架,大概吧)

  不太嚴謹地說,推拉就是在釋放興趣指標跟無興趣指標之間切換。

  例如:

  「我很喜歡妳耶,可惜我是個同性戀。」(當然實際上並不是,但這後面的嘴砲就沖淡了前面那句話的意圖)

  

  謎男在書中稱他所研究出的是"社交力學",我們或許可以想成,就像牛頓描述了現實中力學的作用,社交力學就是指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群體之間的作用。

  為什麼在學校的期間,有些人會是班上的風雲人物,旁人會傾向參考他的意見,而有些人說話就沒辦法帶動群體?這就是社交力學在談的東西。

  當然在書中所舉的相關例子都是關於兩性間的,但謎男在夜店裡也會有打入群體的需求,例如一群認識的男女進到夜店裡來,要如何打入他們的群體,藉此去搭訕群體中特定的女性。

  突然覺得這跟我要講的推拉好像關聯有點遠(而且也是一個我也沒很懂的領域(?))。

 

  其實各種玩笑、自嘲、梗、曖昧、調情,幾乎都有推拉的概念在裡面。

  "推"就是把對方推遠;"拉"就是把對方拉近。

  前面提過,在對方對你還沒有太多興趣以前,表現自己過多的興趣會造成對方的困擾。

  要怎麼樣表現自己推進關係的意圖,又不會讓對方感到壓力,就是用推拉的方式。

  做一個興趣指標,然後視情況做一個無興趣指標。

  例如跟網友聊了一段時間,想約約看對方,可能可以這麼說(底下這句話是我此刻臨時想出來的):

  「欸我想見你耶,可是我會不會嚇到啊。」(然後如果對話沒往相約的方向發展,就可以接著聊聊以前見過的網友(?))

  

  當然"拉"了之後未必要"推",之所以要"推"的原因是釋放對方的壓力,某些情況下你可以先"拉",如果對方沒有正面回應的話再"推"回去。(有正面回應的話當然就不用推)

  

  而就像剛才說的,推拉並不是只限於兩性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多都是從推拉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朋友之間的嘴砲、幹話,其實都是在推拉(只是對於天生就會的人來說,不會特別覺得這有什麼(?))。

  實踐在我的生活中,其實「(?)」或「(誤)」就是一種推拉,當我要陳述一個論點,但我又不想讓人覺得我"太過絕對",我就會在文字後面補上「(?)」,或者是我說的話比較傾向不那麼政治正確的內容時,或是我只是在嘴砲時,就會在後面補上個「(誤)」。不過我要強調,書裡面是沒有這樣教啦。

 

  (為了確定我有沒有搞錯推拉的含意(哪個是推、哪個是拉),我還是破例去查了一下(嘆),原本是完全不想查資料的)

 

  利用推拉的技巧,你可以說出/做出很多你在原本的情境中所不適合說/不適合做的事情。

 

  而除了話語之外,行為舉止的推拉也是有的,總之就是興趣指標跟無興趣指標的展現。

  以我個人後見之明的觀點,推拉的技巧只是一種心態的實踐。

  也就是認為一段關係是由兩個人共同建立而成的,雙方對彼此互有一點好感,而後逐漸升高(對彼此越來越有好感),最後結為關係。

  在這個逐漸升高的過程中,沒有誰對誰的興趣超過對方太多,就是一點一點地,你對我釋放一些善意,我也反過來對你,如此而已。

  而為什麼這會被說成是"推拉"呢,是因為在一開始你就抱持了對對方過度的興趣,為了讓你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是能保持正常的關係推進,所以你必須學會"推"。不然你就只會一直"拉",對方很快就會被嚇跑了(?)

 

  換句話說,如果你真的有我上面說的心態,那其實也不太需要推拉,因為你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實際上就是在推拉。把妹達人的理論最主要還是描繪了天生的情場好手到底是怎麼做的。

  推進時你不會急躁,被拒絕時你不會受影響,對方不想要的關係也不是你想要的關係,在這種情況下,你自然就會散發出無興趣指標。

  例如約對方參加活動沒成,然後你約了別人(這算是無興趣指標),而對方碰巧輾轉得知(?)

arrow
arrow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