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可以視自己的能力跟興趣決定讀哪裡、跳過哪裡。

  這篇文章主要的對象是「有一般閱讀能力的國小、國中學生」,以及對數學的思維有點興趣的任何人。

 

  從一個故事開始吧:

 

  一個物理學家跟數學家有什麼差別呢?

  有人出了一道問題給他們兩個:「有個空的熱水壺,跟一個瓦斯爐,要怎麼燒開水呢?」

  他們兩個回答一樣:「把熱水壺裡裝好水,放上瓦斯爐,點火,就燒開了。」

  那人又問了:「如果今天給你裝了水了熱水壺,跟瓦斯爐,那要怎麼燒開水呢?」

  物理學家答道:「直接放上瓦斯爐,點火就燒開啦!」

  數學家不予苟同:「不不不,我先把熱水壺裡的水倒掉,如此一來問題就變成我們已知如何解的問題了!」

 

  這個故事當然是在譏諷學習數學的人,對於這種解決問題的「技巧」過度地偏執。

  但確實,這就是我們做數學時常用的技巧,我們觀察、歸納,得出簡單形式的問題的答案;

  然後--「把水倒掉」,將複雜的問題還原成我們已知的形式

  當然這種還原的步驟,也往往不像「把水倒掉」那麼容易就是了……

  

  這篇文章接下來會概略地談國小中各種運用到這個技巧的地方。

 

  多邊形的面積

  一個矩形(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怎麼算是我們已知的,就是長乘以寬。

  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麼算呢?

   

  我們將下圖左邊紅色的部份切下來,拼到右邊去,蹦的一聲!就變成綠色的長方形了。

  

  所以原本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綠色長方形的面積,變成我們會算的東西了,是長方形的長乘以寬

  那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底」;而長方形的寬=平行四邊形的「高」

  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長方形的長乘以寬=平行四邊形的底乘以高

 

  那三角形的面積呢?

  

  我們用一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旋轉180度,然後跟原本的三角形貼合在虛線處。

    

  蹦的一聲,變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是我們會算的東西。

  所以三角形的面積=合成出來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底乘以高

  平行四邊形的底=三角形的底;平行四邊形的高=三角形的高

  所以三角形的面積=合成出來的平行四邊形的底乘以高除以2=三角形的底乘以高除以2

 

  梯形的面積呢?

  

  和三角形類似,我們用一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旋轉180度後拼在一起。

  

  蹦的一聲,又變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我們已知的東西)。

  所以梯形的面積=合成出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一半

  而平行四邊形的底=梯形的上底+下底;平行四邊形的高=梯形的高

  所以梯形的面積=合成出來的平行四邊形的底乘高除以2=(梯形的上底+下底)乘以高除以2

 

  任意的多邊形的面積要怎麼算?

  

  這次可不會跟你說拼在一起又變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了,現在要怎麼「把水倒掉」呢?

  我們計算圖形的面積時,如果題目沒有給長度的話,我們就要自己用尺量圖形的長度,例如量三角形的底跟高,再去計算面積。

  這裡如果給你一把尺,你能大概地量出答案嗎?要怎麼做?

 

  給點提示:

  

  

  要公布解答啦(好快),你只要加上好幾條線,把多邊形切割成好幾個三角形(我們已知的東西)

  多邊形的面積=切割出來的每個三角形的面積相加

  而每個三角形的面積你都可以用尺量出底跟高,你都可以算得出來。

  算出每個三角形的面積後,再全部加在一起,就是答案了。

 

  跳離多邊形,那圓形的面積要怎麼算?

  

  首先呢,圓形並不是多邊形,但如果你硬要說它是多邊形的話,或許它可以是0邊形(因為沒有邊);

  也可以說它是無窮多邊形,為什麼呢?你只要在它裡面畫上內接的正多邊形就會懂了。

  

  當內接的正多邊形邊數越來越多,每個邊越來越短,「這個正多邊形看起來就越來越像是圓形」

  當邊數趨近無窮多時,這個無窮多邊形就跟圓形一樣了。

 

  這個視覺上的直觀也可以應用在「畫圖」上面。用很多條直線趨近曲線。

  當你需要畫一條彎曲的線,而你手畫曲線的技巧不夠好,你可以用好多條直線去描繪那條曲線。

  例如:一隻眼睛的外框

  

  然後再用橡皮擦把直線不要的部分擦掉。

    

  一個看起來很有弧度的眼睛就出現了。

 

  回到圓,要用圓規畫出一個圓,會需要這個圓的「半徑」,想必畫出來的圓面積應該也跟半徑的大小有關係,問題是關係是什麼?

  我們用內接正多邊形去趨近圓看看,畢竟正多邊形的面積我們會算。

  

  上面做了一個圓內接正六邊形,我們可以將頂點與圓心相連,得出六個相同的三角形。

  所以我們只需要計算一個三角形的面積,然後乘以6,就可以得到這個正六邊形的面積,而它稍微比圓的面積小一些。

  可是這個三角形的底跟高是什麼東西?用尺量當然也是可以,但待會越做越多邊的時候,很難用尺量吧。

  

  上圖是內接正八邊形,綠色是一個三角形的底,藍色是它的高。

  

  上圖是內接正16邊形,看出什麼了嗎?

  綠色的底,它的長度越來越靠近等分的圓周長(1/16的圓周長);

  而藍色的高,長度越來越靠近這個圓的半徑。

 

  而這個多邊形的面積=每個三角形的面積相加,而因為每個三角形的高都一樣

  所以這個多邊形的面積=(所有三角形的底相加)乘以(高)除以2

 

  上面這個式子不管是內接多少邊形,都適用。

  所以當越來越多邊時,「所有三角形的底相加」會趨近圓周長;而「高」會趨近圓的半徑。

  所以當趨近內接正無窮多邊形時,上面的式子會告訴我們:

  圓的面積(內接正無窮多邊形的面積)=(所有三角形的底相加)乘以(高)除以2

  =(圓周長)乘以(半徑)除以2

 

  半徑我們知道(當初畫圓的時候就知道了),那「圓周長」呢?

  很難算,圓周長就沒有辦法像上面寫的那些東西,可以經過概念上的變換得出答案了。

  要計算圓周長,可以用的一種方法是計算內接正多邊形的周長去趨近,而這是一個艱困的任務。

 

  多邊形談到這裡,在我們知道怎麼計算三角形的面積以後,所有的多邊形面積我們都可以算了,所以基本上數學家比較少研究多邊形,因為關於多邊形的許多問題都可以把水倒掉,變成三角形的問題去解,相對來說研究三角形的性質重要許多。

  

 

  數字的四則運算

  從小學的數學開始,一路到國中、高中,甚至到大學的數學,有一件事情是不斷地重複出現的:

  「數系的延展」

 

  什麼意思呢?目前數學教育關於「數字」的部份:

  小學一年級會學到「原始人就大概知道的計數方式」,也就是從「1,2,3」開始;

  中年級以後會學到「隨著文明而起知道的數字」,也就是可以到100、1000以後,也會學到「分數」、「小數」;

  高年級就會繼續把數字越變越大,然後也會學習「分數」、「小數」的四則運算方式;

  國中一年級後會學習「負數」、「無理數」;

  (在此略過這件事:高中會學到「複數」)

  

  數系的延展這件事情不斷地重複出現,每擴展一些數系,就會再教它的運算方式,然後再做運算。

  但總歸地說,它們都是「數」,把數線畫出來,一條無窮沿伸的直線,所有的數字都可以在上面對應到一個點,表示「原點到該點的線段長度(方向決定正負)」

  而它們用的加減乘除都是一樣的,意思都是一樣的,為什麼面對新的數系時會不知道怎麼做,只是因為我們不熟悉。

  我們學了新的數字的運算規則,例如除以一個分數等於乘以它的倒數,但面對應用問題時,例如:

  「小明跑步每1.5秒可以跑3又1/2公尺,若小明的速率維持不變,請問他4.3分鐘可以跑幾公尺?」

  面對這樣的問題,腦筋就一片空白,對這些數字毫無感覺,根本不知道他們是什麼東西,我要怎麼樣才能算出我要的答案?

  

  「把水倒掉」

 

  它們不過也就是數字而已,只要我能把式子寫出來,然後我知道運算的規則的話,我就能算出答案。

  要想辦法理解它的意思是什麼也可以,要怎麼樣從1.5秒的距離換算回1秒的距離?要怎麼從1秒的距離推算4.3分鐘的距離?

  但想清楚了、想透徹了,想了很多次以後,就會發現--「其實算式就跟數字是整數的時候一樣」

 

  現在把水倒掉,我們把數字換成整數,看看式子要怎麼列:

  「小明跑步每3秒可以跑5公尺,若小明的速率維持不變,請問他4分鐘可以跑幾公尺?」

  一秒跑多遠?一眼看出來是5÷3公尺

  4分鐘距離怎麼算?(5÷3)x4x60

 

  把式子裡的數字換回原本的:

  一秒跑多遠?

  4.3分鐘距離怎麼算?

  把數字都換成同樣是分數或小數,再做計算,總之就只是計算上的問題而已了。

 

  原本的問題不知道怎麼解,不知道怎麼列式子,「把水倒掉」,變成整數(你已知怎麼算的東西)。

  用你對整數的直覺去寫算式,寫完後數字換回去,就能計算出你要的答案了。

 

  等量公理與設未知數

  等量公理是個直覺上很容易明白的事情,原本有一個等式,例如5+x=8

  等式的意思是「左邊跟右邊的值是相等的」,等量公理是說,你對左右兩邊一同做加減乘除一個數,等式依然會成立。

  (但除法只能同除不是0的數)

  白話一點地講,兩個原本一樣的東西,你對他們做一樣的事情,結果它們還是一樣的。

  以上面那個等式來說,你可以左右兩邊一同減去5,就會得到:

  x=8-5,就會得出x=3

  

  以國小數學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是很有啟發的。

  國小的問題往往都是線性的,從算式的一開始,寫寫寫,等於什麼等於什麼,一直往下寫,最後等號得出的東西,就是答案。

  為了這個線性的解題思維,加法是一回事,減法是另一回事;乘法是一回事,除法是另一回事,即使它們是對應的關係。

  同樣地,一個面積公式三角形的面積=底乘高除以2,為了這個線性的思路,1個公式就變成了3個公式:

  底乘高除以2=三角形面積

  三角形面積乘以2除以底=高

  三角形面積乘以2除以高=底

 

  但其實三個式子都在講同一件事情,都是一樣的,表達出了三角形的底跟高跟面積的關連。

 

  在此之前,「等號」對於學生而言,可能比較偏向「結果」的意思。

  經過一連串的結果、結果、結果,最後等於出來的結果就是「答案」。

  但接受了「未知數」,並用它來列式子以後,忽然間,我們要求的答案不再是最後一個等號之後的東西了,而是活生生的在式子裡面,它可以讓這個等式成立。要怎麼找出它是多少呢?難道要一個數字一個數字慢慢帶進去嘗試嗎?

 

  「等量公理」可以幫我們把水倒掉。

  概念很簡單,式子列出來以後,想辦法把未知數移到其中一邊,並且把其他部份用等量公理移到另外一邊去。

  例如:

  (y-5)*3=y,求y=?

  可以把左邊先乘開,得到3*y-15=y

  兩邊一同減去y,得到2*y-15=0

  兩邊一同加15,得到2*y=15

  兩邊一同除以2,得到y=15÷2

  

  於是問題就回到我們知道怎麼解的問題了,這是一個線性的算式,算出15÷2=?即可。

 

  當然就實際層面來說,這件事情並不總是那麼容易,就算事實上很容易,也不一定很容易想到(有時候真的是靈光乍現)。

 

  結語

  「把未知的問題變成已知的問題」這種技巧,其實在現實中我們是不斷地使用(但不一定有自覺)。

  要到一個地方,我們會先查鄰近的火車站(我們會搭火車),從那裡要怎麼搭公車(我們會搭公車)過去;

  或是自己開車去,我們會查一下附近有沒有自己去過的地標(我們知道怎麼去),從那裡怎麼到目的地。

 

  要怎麼把車子停進停車格?如果你注意到一件事實--「車子可以怎麼出來,就可以怎麼逆著回去」,停車的方法就是想想看自己會怎麼出來,然後到對應出來的位置,把「出來的時候會怎麼轉方向盤」這件事情逆著操作一次,就可以停進去了。(理論上啦,這個理論應該也有助於學習倒車入庫)

 

  概念都是把水倒掉,困難的地方是「要怎麼把水倒掉?」

  多邊形裡我們用了各種不同的切割、組合方式,這些想法都不是一看到就跳出來了。

  例如三角形的面積,當時的人們可能嘗試了很久,發現「面積竟然跟底和高有這樣的關係耶?」,甚至可能已經相信關係是這樣,但過了很久很久以後才知道為什麼(才找到證明的方式);圓周長、圓面積也是。

 

  很多「東西與東西之間的關係」都是在一些嘗試下,發現了一些結果,「好像是這樣耶?為什麼呀?」

  而我們現在卻是直接地學了人類千年來知識的結晶,好處是我們不用在觀察、研究好幾年才懂、才確信。

  壞處是,我們失去了自己探索樸實平淡東西的機會。

  學校花費大量的時間教給我們知識、設法讓我們確信(有些教育方式連確信也不管)。

  但我們卻沒有一點「感覺」,那種要自己嘗試過、思索過才會有的「感覺」。

  那些可以嘗試的東西,幾乎都留在了益智遊戲、邏輯問題裡,某方面或許該慶幸,還好它乍看之下跟現實沒什麼關係。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東東 的頭像
    東東

    我是黃紹東,歡迎蒞臨我的網誌!想聊就聊吧~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