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都需要培養。

  這幾個月來,在學校這裡帶了好多好多人玩桌遊,許多小朋友、也有一些大人。

 

  這樣的培養是很隨機的、不那麼有特定目的的,慢慢地、一點一滴地培養起來。

  如果退伍以後,可以有機會回來帶桌遊社,那大概可以保有上課就讓他們自己拿什麼來玩,這種很自由的型態好幾年吧。

 

  但要是這樣的關係沒有延續,斷了至少半年,那大概就沒辦法這麼自由了。

  效率啊效率,我又如何能一次承接一群完全對桌遊陌生的孩子,又這樣慢慢地培養呢?要是作為一個一周一次的社團課程,近乎是不可能的事(我自己這麼覺得)。我覺得能讓孩子們自由地選擇想玩什麼,大多數情況孩子自己教學其他沒玩過的小朋友,這是重要的,而這樣重要的東西,卻近乎無法用效率去完成。

 

  其實我只是自己這麼認為,很多重要的事是沒辦法用效率去做的,都是要慢慢地培養。

  對遊戲的興趣、自我理解策略的能力;教學他人的能力;理解數學的能力……

  這些東西一旦能培養一小群人出來,就會像滾雪球一樣,一小群孩子們能夠互相學習、互相指導,能夠理解他人的困惑,能知道怎麼樣向別人說明……

 

  我很喜歡給小朋友機會教其他小朋友桌遊,要他教教看,然後講完後看被教的小朋友有什麼不懂的(往往是一堆都不懂),然後我再視情況補充或重新示範地教一次。

 

  室友來了以後,一周大概就開個3次重策,馬雅曆法、彩色島(室友來之前只開過2次(!))、農家樂……等,也因為有室友的關係,從前幾個月都買一些小型的party遊戲,變成買一堆兩人遊戲(拼布、花見小路、kahuna)。

  農團的成功率也上升了(畢竟至少2人好揪很多),雖然最近都是幫室友撮合假日現實農團(?)。

 

  不過也可能正是因為自己能力不足,所以做不到效率吧。(雖然我並不這麼相信)

 

  有時又想起,無所謂未來,就像人的一生總會終結,與人之間的關係極高機率會面臨分離,還在此刻,還活著就享受。好像就像國三直升班時一樣,一段悠閒的時光。退伍後,現在我所享受的,絕大多數都不太可能繼續保持,但也可能是我對可能性的理解過於狹隘。

 

  設計遊戲,從數學謎題出發(印象中是受到某個桌遊的啟發,但我忘了是哪個,它也有數學謎題的成分),想了個辦法解決一個問題,往往會帶出另個問題;想出了幾個新規則,又想著要更精簡;測試了後過於純歡樂,又想再增加遊戲張力,又要再改規則,一堆一堆的平衡、樂趣、策略性、規則簡約合理性……

  雖然現在好像完成了,但規則書寫出來真長,就像我寫文章字數很多一樣,其實當面教學很簡單,用圖解也會簡單一些,不過就是習慣了純文字的寫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東東 的頭像
    東東

    我是黃紹東,歡迎蒞臨我的網誌!想聊就聊吧~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