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都過了,還要補寫作業呢?為了成績嗎?」

  「不完全,算是有個交代吧。」

 

  似乎「交代」是一個常見的現象?有個交代的意思好像是--「這件事情對我不是那麼重要,我也沒有那麼必要地要去做,不過好像應該去做,就去做吧?」

 

  曾經通識課同一組報告的同學,一整學期下來討論了多次報告,不過彼此還是很少有過日常生活的對話。

  期末考的隔周上課是發考卷檢討的日子。我沒去。

  「你怎麼上課沒來啊?」她問。

  「那時候我在忙程設的期末報告,怎麼了嗎?」我回答。

  「因為是最後一堂課,有始有終」她回答。

  聽到這句我笑了出來,我心想:「這門課妳經常翹課妳都不在乎,結果妳在乎最後一堂課一定要出現XDDD?」

 

  難得她第一次主動跟我提起「日常」的話題,結果是這麼詭異的形式(?),印象中我整學期似乎只翹了最後那堂課啊……

  突然好奇了起來,說不定就是因為我都沒翹課,所以她才沒辦法打開這種"日常的話題"?(有可能嗎XDDD)

 

  交代……

 

  大一下時做的分組報告,結尾也是在交代,我嚷嚷著要讓知道自己在講什麼的同學上去報告,而有朋友反對,理由是:「我們必須要分工」,不能讓同組的同學裡有人什麼時候沒做,不然老師很難評分。

  就是因為他們什麼都沒做,所以他們上台也很難知道要講什麼啊?將報告的內容更好地呈現給同學,完成一個"好的報告",這才是最重要的吧?

 

  我要強調,上面提及的朋友都是我滿喜歡的朋友(因為他們都滿有趣的XD),我只是訝異彼此想法的落差。

 

  好像應該說是,觀點不同吧?

  我讀幾何期末考是在交代嗎?似乎也不太像,我只是想看看最後我能學會點什麼東西。

  把大學念畢業算是在交代嗎?應該是,不過我的主業應該是結交朋友、認識異性、看電影、看課外書、寫文章、玩遊戲、想點數學、教點數學;把學分修過是副業,這個副業讓我短期之內還能享受這樣的生活。

 

  說來我滿擔心畢業以後,主業中除了看課外書跟玩遊戲以外,其他項目的成分會減少很多(嘆)。

 

  要說我真的有做過什麼「有始有終」、「有個交代」的事情,大概是高三考完學測那天吧。

  我帶著我那整年來每天都會讀的幾本講義,走進我每天晚上都會走進去的麥當勞,開始一本一本地翻閱。

  要說有什麼意義,這些知識都快被我遺忘,都不太重要了,我又在幹嘛呢?就只是想看看,最後這樣的"複習",會不會在腦海裡留存什麼吧。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東東 的頭像
    東東

    我是黃紹東,歡迎蒞臨我的網誌!想聊就聊吧~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