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供給各位這個方法前,先請各位朋友做幾個動作。

  1。有戴眼鏡把眼鏡拿下來,有戴口罩把口罩拿下來,拿眼鏡下來的朋友請先看完完整的步驟再拿下,不然待會看不到下個步驟寫什麼。
  2。看看自己週遭有沒有別人,有沒有家人在旁,有沒有躺在床上睡覺的人,告訴他們你要做一件可能有點奇怪的事情,跟他們說別大驚小怪。
  3。接下來這步驟是很重要的一步,我剛操作完四次之後才開始打這段話。
    舉起你慣用的手,左手或右手,舉好了嗎?
    現在,用力地往自己的右臉(或左臉)頰揮下去,是的你沒看錯,用力地甩自己一巴掌。
    接著,右手甩完右臉頰之後,換左手甩左臉頰,反之亦然。記得,要用力,感覺自己不是很用力的話,再重打一次。
    兩邊都打兩遍,總共甩四巴掌。

  現在感覺如何?
  有沒有覺得清醒一些?

  邊打這篇文章我邊想,自己好像也好久沒甩自己巴掌了。想起小時候做錯事,父母就會說:「你有沒有做錯?甩自己巴掌,快!」、「不夠大力,再更大力!」……
  越打的感覺是,似乎變得越清醒,而且甩自己巴掌,很像甩再大力,都比別人甩自己還不痛。

  現在操作完了,相信你的神智也有清醒些,臉部皮膚的血液流動速度也加快了,還有,你剛證明自己有操作這種突破困境的方式的能力,恭喜你。

  你說,到底是什麼樣突破困境的方法呀?
  若你是學生,想想,你生活週遭,有沒有每天晚上固定10點睡覺,平時也花很多時間玩,上課也不見非常勤奮的做筆記,結果,考試成績一出來,就跟每天認真讀了好幾小時的同學差不多。
  有沒有?腦子裡沒有印象的話趕快在及時通和MSN上群傳,問問看朋友們有沒有見過這樣的人。

  這樣的人我倒是認識幾個,若我們走進台中一中採訪幾個同學,說不定還會發現許多這樣的人。
  也許你要說:「這是他們的聰明才智,我沒辦法啦!」,不過我要說,這只是一種特質所造就成的結果,而且這種特質,是可以培養的

  舉一個滿常見的例子,一個大學生每天的生活十分忙碌,活動十分的多,每天熬夜趕報告寫作業、準備考試,偶爾也玩玩facebook看看B版或PPS,好不容易才在考試時拿個pass,運氣不好點就被當了。
  有沒有方法讓他變成上面那種模樣呢?
  有!而且執行的內容十分簡單,原理我稱之為「打壓法」。

  只要一個限制──「每天12點上床睡覺」。
  哎呀!聽到這樣,你是不是覺得說怎麼可能?趕不完的報告怎麼辦?還沒讀完的書怎麼辦?
  哈哈!是的,一個人如果展開這樣的生活,前幾個禮拜保證會經常作業寫不完,考試的書讀不完。
  不過,這是使用這個方法勢必會付出的一些代價,就是幾篇交出來很爛的報告,或者是考出幾次很爛的成績。

  不過,如果持續一個月呢?
  沒錯!只要持續下去,12點前報告沒趕完,別管它,就去睡覺;書還沒讀完,別管它,就去睡覺,這樣持續一個月,將會有以下的改變。
  1. 書都讀得完了!
  2. 報告都寫得完!
  3. 上課甚少打盹!
  4. 學習效率提升!
你可能會說:「怎麼感覺有點像吸引力法則呀?」
  表面上看起來很類似,都是去操做已經成為之後的舉動,不過吸引力法則依靠的是宇宙能量,「打壓法」則是要激發出你內心的力量。

  當你開始採取行動,以上面為例,報告趕不完會怎麼樣?會交不出來,可是又得12點前睡覺,逐漸地,你會發現自己寫報告的速度,居然變快了!
  由於每天都要12點前睡,你自然會想辦法撥出其他時間來完成你覺得重要的事情,你變得,更會管理時間!
  12點睡,你自然會評斷出要做的事情的重要性,你會培養出,更快做出選擇的能力。

  原理很簡單,若不這麼做,就要付出代價。
  一開始能力還沒培養出來,我們會一直付出代價,可能會因為報告一直交不出來,被老師責怪,成績被扣分;書一直讀不完,考試成績直直掉下去,面臨被當的危機。

  是的,我們讓自己陷入了危機。
  在越深的困境裡,我們會使盡全力,去做出突破!

  你的大腦,會因為想著讀書的時間很少,逐漸地訓練出快速閱讀的能力。
  會因為很多東西只花一些時間讀不懂,而直接決定去找助教或老師請教,減少花費的時間。
  生活上,會因為自己限制12點睡,而讓自己很容易判斷哪些活動該去,那些活動直接拒絕。因為,只要接下了太多處理不完的活動,很快就會付出代價。


  「打壓法」依靠的兩個原則。
  1. 把付出代價的時間拉近。
  2. 走在良性循環上。

  第一個原則,我們人對事物產生的效應,時間越近感受的越是真切。
  今天若一個人抽菸,所知道的也只是數十年後得肺癌的機會提高許多,數十年,感覺就好遠。要是今天擺在眼前的是氫酸鉀,吃下去不用幾秒就會歸西,想到這個代價就變得驚悚許多。
  以往是熬夜看書,消耗自己的精神、體力,導致上課時又昏昏欲睡,學習狀況不佳,大考將近時更是每天睡不到四個小時,最後太過疲倦,考試時分心失神,最後成績出來可能勉強通過,或是無奈被當,長久付出的代價,會讓自己越來越沒效率。
  但若是打壓自己,限制自己每天12點睡,報告趕不完,代價馬上就付出來了;小考前書沒讀完,代價馬上就付出來了,所以你整個人會清楚意識到自己會付出的代價,這樣就會激發出自己的潛能,因為不管怎樣都要做到,做不到,馬上就會付出代價。

  第二個原則,走在良性循環上,我們是越變越好。
  若今天一個同學,上課時學習得不清楚,晚上就熬夜去讀書,熬夜→上課精神不佳→上課學習成效不好→晚上熬更多夜→上課精神不佳……熬夜會逐漸變成常態,甚至情況是越來越糟,就算當下勉強補起了課業的學習,最後也會負載不了這樣的方式。
  若走在良性循環上,就算一開始不好,考試會考爛些,報告會交不出去,但因為第一個原則,我們會逐漸培養出自身的能力,只要維持習慣,就會越變越好!


  看完後是不是也很想試試?
  「做起來有這麼容易嗎?」你心裡難免有這樣的疑問吧?

  「打壓法」有很多種用法,不一定要打壓自己睡眠的時間,舉個自身的例子。
  我因為感覺自己讀書的時間太少,玩電腦的時間太多,所以我對自己做了一個限制──「禮拜一不要用電腦」。
  就是指禮拜一起床後到睡覺前,我都不要碰電腦。
  就算有報告要趕,明天再說吧!要是明天就要交,那就付出代價吧!下次我就會學乖,在禮拜日前把報告給做完。自己付出過的代價,會比較深刻。
  不用電腦,我就會跑圖書館,晚上的時間就會拿起書架上的書來讀。
  而且,因為我知道自己對電腦的毅力不是那麼地足夠,我對每個同學說:「我禮拜一不用電腦!」而且每週都和我的室友強調:「我禮拜一不用電腦!」我期望你週遭的人都能做你的好朋友,曾有一次我忘記了,禮拜一的時候開了電腦,到了桌面,我室友轉過頭來說:「你不是禮拜一不用電腦嗎?」我一聽,驚嚇到了,停了五秒鐘沒有動作,接著按下電腦的關機鍵,說:「我禮拜一不用電腦。」

  我們要依靠自己限制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不過如果請大家都來幫助自己,請別人來打壓自己,那就會容易許多。
  朋友們也會樂意幫助你,因為能管別人的感覺對大多數人來說是還滿不賴的,能突顯自己的重要性。
  善用「打壓法」,還有請週遭的朋友們幫助自己,最好是約定個「如果我破戒被你提出,就要給你10元」這種契約,讓過程變得更有趣。

  一開始不一定要完全地限制,也可以一週挑選個兩天,然後告訴朋友們,住在家裡告訴家人、住在宿舍告訴室友,自己一個人住告訴你的鄰居,從現在開始,你就有改變自己生活的力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東東 的頭像
    東東

    我是黃紹東,歡迎蒞臨我的網誌!想聊就聊吧~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