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某方面來說,跟6年前發過的〈重複〉有異曲同工之妙。

  (怎麼會知道是因為我想要打循環作為標題,就想先搜尋一下有沒有用過這個詞彙,就跳出這篇文章)

  只是循環的不是工作上的事情,而是工作外的事情。

 

  近期錄了不少桌遊相關的影片,不斷地在各種類型中循環。

  做著類似的事情就會疲倦,又想做些新的事情。

  現在是終於循環回到寫文章了(?)。(寫廢文)

 

  最近在讀「零錯誤」相關的書,是有點意思,雖然也有點嘲諷(X),某方面也會感覺有些偏激。

  如何避免單項弱點呢?就是只要碰上這個弱點就會全滅的情況。

  工作上有這樣的弱點嗎?

  雖然你想說,這個弱點是不是就是你,如果把你拔掉就會崩潰。

  但或許也不是如此?未必會崩潰,只是會完成得慢一些,成品的程度會下降一些。

  這樣到底算不算會崩潰呢(?)

  讀書有時候的難處是這樣,你看了他的分析,但你也無法分析自己的情況到底是他的哪種分析。(反正我現在就是隨意寫的狀態(X))

 

  雖然想寫的文章有很多,但真的去寫的動力很少。

  偶爾有了動力,又有不寫的理由。

 

  最近工作上是忙碌了一些,要關注的事情多了一些。然後又寫不下去了(X)

  好吧確實有個很簡短可以寫完的文章吧,待會應該可以寫完吧(?),用全等證明相似的方法。

  為什麼想寫這篇文章呢……因為課本跟我想像得不一樣(?)

 

  你寫文章是為了流量嗎?拍影片是為了流量嗎?

  其實可能也不是核心原因?

  是你有想分享的渴望,當然也有想被關注的渴望,想被人理解、被人接受。

  想對人有幫助,尋找現代社會成千上萬種可能性。

 

  想得到回饋?但你又同時沒有表現得那麼積極。

  那麼願意接受他人的建言。

  沒有人評價你,你也無法獲得成長。

 

  一般人說的Z世代的工作心態,總覺得你自己也能理解(?)。

  最低薪資逐年調高,某方面來說跟無條件基本收入有點接近了。

  你只要付出一定的勞動力,就有足以生存的薪資保障,在這個前提下,你尋找工作的思路就開闊了。

  你不會勉強自己去做興趣不那麼大的事情,反正你橫豎也能維持生存,對於年輕人來說更是如此(年長者或許就不一定了)。

  你不認為自己有能力透過工作獲取非常高的生活品質(以現金全款買一間房為標準),即使你過分追求也是一樣,那不如就不要過度努力。

  如果及格只要60分,考59分的人可能還會想努力一下;但如果及格是100分,又何必努力呢。

  怎麼不期待哪天樂透中頭彩,機率可能還遠高於你努力獲得成就的機率(?)。

 

  寫了這麼多其實也不是在寫我自己的想法(?),只是在寫我自己的理解。

  不過我本來就是幾乎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如果哪天無法持續現在的工作,那就繼續找有沒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也不勉強自己過度投入在自己不在意的事情上。

 

  流量、留言,都只是回饋的形式,你透過這些回饋,來調整你對自身的認知。

  什麼樣的文章、影片對人更有幫助呢?別人不說,你也難以判斷。

  但當然別人說了,你也未必有餘力去做。

  這世界伸手牌還是有點用的,有些時候就是要有人伸手,才會有人出來創造。

  大概就是「站在我旁邊,你不算可憐」那種邏輯。

  不然我開個投票,把我有的遊戲列上去,讓桌遊圈的朋友投票看想要看什麼遊戲的教學(不過這其實應該很多桌遊頻道都有這樣做了嗎(?))。(如果真的有人想要我做這種事情,請在這篇文章底下留言(?))

  雖然就算真的做了,一個月拍一部影片可能就是極限了。

  而且還是我這種品質較低的標準(?),就自己產出的東西水準在哪自己大概也知道,但也如阿Q精神一樣認為即使如此多少仍會有些價值,真的要做到很高標準那確實做不太到,沒有足夠的能力與時間。

  做到自己目前能力範圍內,不用花太多時間就能產出的東西。(就像寫這篇文章一樣,就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X))

  

  當然也是有預期會冒出什麼快餐連鎖店、魔幻傳奇(大魔術師)這種要教超久的遊戲,然後就會心力憔悴(?)。

  而且可以想像會投這種遊戲的人,自己大概根本不需要看這部影片(X),只是很想要有這種東西出現(至於這是抱持什麼心態就有爭議了)。

  

  數位教學就是這樣,你難以得知你的客群想要什麼,會來投票的幾乎都是不需要你的產品的人,而你的產品最終實際會幫助到的人,是那些根本沒關注你的人,對桌遊涉略不深的人,他偶然看到一款遊戲有興趣,上網搜尋教學時才碰巧發現你的影片。

  那些原本就關注著你,能看著遊戲名稱投票的人,絕大多數都不會需要看你的影片學習規則。

  (除非你介紹的是新出的遊戲(?))

 

  以上這些當然都是我自己的「假設」,可能是錯誤的「信念」,只是想到就隨意寫下,想打臉的人也歡迎,如果你認為自己真的是那種有很多遊戲會想看別人影片教學的人(?)。

  又或者這些人的投票是一種後設的行為(不知道有沒有誤用這個詞彙),他自己其實當下已經不需要了,但他曾經有需要過的感覺,他就是曾經上網搜尋過這款遊戲教學的人(而後來可能是看了英文教學、看了規則書,或是有人教他了)。

 

  再寫下去又太晚了,剛才還有說要寫一篇數學文章(?),還是先去寫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東東 的頭像
    東東

    我是黃紹東,歡迎蒞臨我的網誌!想聊就聊吧~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