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事情都來得倉促,一下子又是下一件事情了。

  想說的很多很多,但沉澱下來的很少。

  沉澱不下來的也寫不出來。

 

  最近看起了進擊的巨人,把應該是大學時期看到一半的劇情往後追了。雖然還沒完結就是了。

  來了一堆奇奇怪怪的小遊戲,跟很久才終於到的《華麗開演》。

  來了真無線藍芽耳機,以前沒用過這種東西(嘆)。

  哪天就像父母們一樣,對科技一竅不通(?)。

  3D列印就是這種感覺,雖然也不是不懂就是了。

 

  很多消費,消費越多思想越少(?)。

  

  跟人收了KS版的手機帝國,結果現在變成要脫手自己中文版的手機帝國。其實差別不算很大,主要就盒子比較大,然後多了一些可以搭配劇本玩的配件,但要玩劇本也是要自己弄點額外的文本出來才能玩。

  然後英文版也有需要中文化的問題(嘆),中文化也需要花時間,但就像現在這樣發著廢文一樣,或許寫著寫著就會想著可以怎樣做之類的,但還是沒開始做。

  

  戴著耳機聽音樂,細節真的變得清楚了,某方面來說也更牽引注意力了(?),樂器的聲音,人聲精準的發音,以前聽歌都沒有這種感覺就是了,不會有那種"原來其實歌手的發音很清楚"的這種感覺(?)。

  (所以我歌都亂唱(X))

 

  連自己曾經想過想寫什麼都快忘了。

  曾想寫一篇標題為《活》的文章,只是因為最近看到太多人選擇結束生命的消息了。

  也並不是說"活"真的比較好,但我想多數的情況還是想像力不夠所致吧。

  覺得已經無路可去了,連多呼吸一口氣都沒有辦法。

  我很想說我真的理解,我真的自以為理解。

  只接受一定程度以上的"活",低於這個程度的"活"是無法想像的,不能接受的。

  但也可能只是你自己剛好能活才說得出這些話。

  只是你自己可以不去背負那些責任才說得出這些話。

  

  但你的想像力稍微豐富一點,你始終在想著,要是失去什麼的話,自己到底還能做什麼,自己的生命還能有什麼意義。

  一直後退的話,一直失去的話。

  所有你所能做的事情,都能被他人取代。

  但(但這句我早就想好了),即使所有你能做的,都能由別人來做,在此刻,這個瞬間,能在這個地方能做這件事情的人,還是只有你。

  只有你可以站在這裡,觀察著路上的行人。

  那緩步通過馬路的長者,只有你可以跟著一起慢下腳步,轉頭關注轉彎的車輛。

  那推著嬰兒車的人,你可以用最讓人感到安全的方式與他們交錯而過。

 

  不過可能懶得寫東西,是因為最近工作都在寫東西(?)。

  進入抓文字語句通順的模式(X)。

  也看了一些小說,湊佳苗的《未來》,裡面有一段描述,事後想想真是難以想像那會是憑空捏造出來的。

  我倒覺得更有可能是聽過親身經歷的描述(或可能自身經歷過)才寫出來的。

  關於如何被說服下海拍色情光碟。(這應該不算暴雷吧(?))

 

  然後就想到,好像很少看懸疑性偏低的小說?

  我唯一想到的是《傷心咖啡店之歌》,這個故事中並沒有什麼明顯的謎團待解決/待理解。

  其他很多小說好像都會有一個懸念在那裏,一個懸疑的點。

  

  而一旦知道了那個懸念是什麼(看完以後),重看的感受就會降低不少(?)。

  不過也不完全就是了,就像進擊的巨人重看同樣的橋段,即使已經知道劇情了,還是會被感動、悲傷。

  終究不是那個結局觸動你,也可能不是那個答案本身觸動你。

  而是那個故事中的人,在當下的選擇、感受觸動了你。

  你試著故作無知,和他一樣,試著去理解。

 

  其實可能也只是想寫點東西,磨磨文筆(手)。

  寫多了、寫久了,可能就願意多寫點其他東西了。

  

  第七大陸也持續進行中。

  

  農家樂很久很久沒打了(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東東 的頭像
    東東

    我是黃紹東,歡迎蒞臨我的網誌!想聊就聊吧~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