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紙牌的檔案請到這篇文章裡的連結下載:
http://ddxu2.pixnet.net/blog/post/429982247


  這篇文章會介紹數字紙牌上印的顏色的意義(其實很顯然),除了簡短介紹檔案裡寫過的玩法外,也有自己後來又想到的玩法。


  1~99的數字紙牌,每張牌上都有印一個正六邊形,並且有各種不同的顏色,起緣純粹是當初設計美術的朋友問我「除了數字還要印上什麼嗎?」時突然的發想。

  每個正整數都有唯一的質因數分解,我給每個質數設定一個顏色,如果該正整數可以被某個質數整除,那就在那個六邊形中放入那個質數對應的顏色,舉例來說2對應的顏色是紅色,所以所有偶數的紙牌上都印有紅色。

  97是例外,因為我找不到適合的第25種顏色可以使用。


  牌背我自己是使用魔法風雲會玩家不要的卡片,裁減後一起塞進牌套。


  《獨一無二》

  這個玩法是我最一開始想設計數字紙牌的原因,我想做一個目的性不那麼強烈的數學遊戲給小朋友玩,詳細過程可以看檔案裡的心得文。

  桌子中央翻出幾張牌,玩家輪流抽牌,並說出自己那張牌相比中央所有的牌"有什麼特別的",然後將其打出疊在中央某張牌上(覆蓋掉那張牌),就輪下家行動。要是5秒鐘內回答不出來,就收起手中那張牌視同扣分。 


  這遊戲適合的年齡大概是國小3年級到5年級,超過6年級以後,所說出的理由就會讓這個遊戲不那麼有趣了,一個理由實際上是在分類,把數字分成"滿足條件"跟"不滿足條件",設想如果小朋友拿到2,然後他說:「因為我是第二小的正整數。」那這個遊戲就不值得一玩了。


  《彩虹》

  就類似桌遊《set》的玩法,玩家要尋找能湊成一組等式的三個數字,找到就說出來並把它們收進來得分。

  為了幫助遊戲進行,中央牌堆的四個角落會開4張很小的質數,玩家亦可以使用它們來完成等式,但完成後不能將那4張質數帶走。


  這遊戲適合的年齡大概是國小5年級以上,以下的學生對乘法和除法還沒有那麼熟悉,玩不太起來這個遊戲。
  亦可以告訴學生們紙牌上的顏色意義,這可以幫助他們更輕易辨識乘除的組合。


  以上兩個遊戲可以在該檔案裡找到更詳細的規則說明。

  底下是新想到的玩法。


  《分類遊戲》(暫時沒想到好的名子)

  遊戲人數:2~4人

  遊戲時間:約30分鐘

  遊戲配件:數字紙牌

  起始設置:

  抽3張牌正面朝上放置在玩家中央,視同中立區域。接著每個玩家抽3張牌,每個玩家面前都要預留一個空間,視同該玩家的卡片暫存區(起始時裡面沒有牌),以下稱其為玩家區域。


  遊戲流程:

  玩家輪流行動,每次玩家必須打出1張或接連打出數張牌。

  每次打出牌時,將該張牌放到中立區域,並由該玩家說出一個該數字有的性質(EX:該張牌是50,玩家說:「5的倍數」),此時用這個性質將場上中立區域及各個玩家區域中的牌分成兩類,一類為滿足該性質的,另一類為不滿足該性質的,接著該玩家將桌上數量較少的那個分類裡的所有牌「拉過來」:

  1。如果該張牌原本在中立區域或其他玩家的玩家區域,則將其拉進自己的玩家區域。

  2。如果該張牌原本在自己的玩家區域,將將該張牌拉進來得分,該玩家得到該張牌上顏色數量的分數(EX:10這張牌上有紅色及黃色,即為2分)(將得分的牌正面朝下疊在一旁,遊戲結束時再記分即可)。

  特殊情況:如果兩個分類的牌數量一樣多,則該玩家將它打出的那張牌留在中立區域,並將滿足它所說的性質的其他牌「拉過來」。


  每個玩家區域裡只能存放至多3張牌,如果出牌拉過來後玩家區域裡超過3張牌,該玩家必須將多出來的牌收進自己的得分堆(玩家自行決定收進哪幾張牌)。 


  玩家在打出1張牌或數張牌後,可以從牌庫抽一張牌後結束他的回合(若該玩家已經沒有手牌,他就必須這麼做),輪下個玩家行動。  


  範例1:

  A的玩家區域有8

  B的玩家區域有12
  中立區域有18、10、3

  B玩家此時從手牌打出16,並說「4的倍數」,場上的所有牌即被分為「8、12、16」與「18、10、3」,由於此時兩堆數量一樣多,所以B玩家將16留在中立區域,將A的玩家區域中的8拉到B的玩家區域,以及將B自己玩家區域中的12收進來得分。


  範例2:

  A的玩家區域有7

  B的玩家區域沒有牌

  中立區域有11、28、30

  B玩家此時從手牌打出5並說「質數」,場上的所有牌即被分為「5、7、11」與「28、30」,由於後者的數量比較少,所以B玩家將中立區域的28與30拉進B的玩家區域。


  遊戲結束:

  在牌庫抽完後,所有玩家仍繼續輪流出牌直到所有玩家皆沒有手牌時遊戲結束。(玩家可在遊戲開始前就拿掉一些牌減少遊戲時間)

  此時將仍留在玩家區域中的牌收進該玩家的得分堆。

  每張牌的分數相當於其中間有幾種顏色(97印上了6種顏色,就有6分),計分後分數最高的玩家獲勝。


  變體規則:

  每次玩家打出其上只有1種顏色的牌時,他可以抽一張牌,抽到的牌可以在該玩家當下的回合繼續被打出。


  心得:

  這個遊戲我只跟幾個孩子(國小3年級以上)玩過,玩得來,也有可以思考的成份(不管是數學運算或遊戲策略),有不有趣就見仁見智,玩家學到的數學決定了他會說出怎樣的"性質",但不管學的多寡,紙牌上的顏色及數字本身就已經有許多的分類可能(例如:「這張牌有紅色」、「這張牌有9」),所以也不至於難以進行遊戲。

  比較要擔心的是如果讓高中以上的學生玩這個遊戲,他有可能會用直接造一個集合的方式來分類,這同樣地會讓這個遊戲失去樂趣。

arrow
arrow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