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到台南成大參加TiC100競賽開始後的第一場WorkShop,在探究了是不是晚上10點過後才到台南火車站依然可以到達住宿的地方,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後(就是成大在火車站旁邊的意思,原先我並不知道),就報名參與了。
跟活動關聯性比較大的(或許從某個角度上來說還是很小),在5/14才開始,前面覺得繁瑣的朋友可以跳過5/13。
這次給立豪看我上次的紀錄文章時,發現一些可以更好的寫作方式,所以這次在轉換場景或主題異動很大的時候,會在前面標示「*」,表示這是另個部份了。
我有些考慮過,這次要怎麼樣打紀錄,也許這次我少了一些專注於生活中每一個時刻的感受……
卻仍然相同的是,特別的人事物,總是會聚集。
5/13
*上了火車,搭往台南。
在火車上,非常非常多的人,原本因為火車太趕,我沒走上我車票上座位的那節車廂,中途在苗栗站的時候,我才跑下火車,往前跑幾節車廂,去找我的座位。
*23:30左右,到了台南火車站。
我從後站走出去。
「請問香格里拉怎麼走?」一個男性的聲音傳來。
我轉了過頭,看見一個男生在問站務的先生。
「就從這裡直走過去就到了。」站務人員指著門口的前方說。
「香格里拉?」我心想,那不是我們這次大使住的地方嗎?
「同學,你也要去香格里拉呀?」我開口問他。
「哦是呀,你也是來參加……」他說。
陳立傑,他這次從台北搭車過來服務,那可真的超遠的,他是淡江大學的駐校大使,。
我們一起走到飯店裡,他打電話給裕淵說我們到了,接著我們兩個一同逛逛香格里拉這家飯店,立傑拿起了相機拍了幾張照片。
之間也來了幾個人,看著行李還有整體的感覺,感覺就是跟我們同個活動的,不過遲遲沒有上前閒聊就是了。
*裕淵從搭電梯的地方走了出來。
「嗨!裕淵~」立傑跟我和裕淵打招呼。
「嗨~」他走了過來。
走到我們旁邊的時候,我們正要問他有關住宿的事情。
「欸那個……」我們還沒怎麼說出來。
「我先去找立傑,他剛打電話過來。」裕淵對著立傑說。
我們停頓了一下,他繼續往前走了幾步。
「欸立傑在這裡啊!!!」我們有些音量地喊了一下。
「啊啊!」裕淵回過了頭,「頭有點昏,剛才把你看成另個人了~」我們大家都笑了。
*變成了四個人,我是指四個校園大使。
有兩位中區的同學也才剛到,大概都是搭同台自強號吧。
我們四個人和裕淵一起搭電梯上13樓。
到裕淵的房間拿了TiC100工作人員特有的制服,還有拿給我們14樓的房間鑰匙後,裕淵就再度去忙其他事情了。我們四個人走去搭電梯到14樓。
*走進房間,手錶上的時間接近隔天了。
我們坐在床上、椅子上,四個人聊聊天認識彼此,另外兩位同學是紀季豪和盧逸洋,是台中朝陽大學的駐校大使,他們的學弟參加了這次的競賽,他們還幫學弟順便帶了筆電過來。
奇特的,我覺得奇特啦!
逸洋、季豪、立傑,三個人都帶了相機,也拍了不少照片。
我們四個人在房間裡,拍浴室、拍洗手台、拍人躺在浴缸裡,也拍房間裡的冰箱,打開後發現許多飲料,還附有飲料價格,可口可樂鋁罐的一瓶要價70元,很「高級」的礦泉水600C.C.左右很像要價100元吧,我們在旅館裡探索,拍了許多許多張的照片,從門口的裝潢一直到床附近、窗簾、電視機……,幾乎都拍到可以做成3D的了(我感覺啦XD!)。
他們似乎都有攝影的習慣,聽逸洋報料季豪經常跟漂亮的女生合照(真實性可考XD),也可以感覺出立傑對攝影有些興趣。
*聊了許多。
大家對愛情的想法,還有夢想,季豪說他的夢想其中之一是環遊世界,立傑馬上說他也是。
聊著聊著,季豪和逸洋一起出去,立傑在床上,我在椅子上,聊聊彼此的夢想。
(我的夢想在此文章中省略。)
「你剛才說環遊世界……」我想了想後問,「如果你現在就有能環遊世界的能力,你會去做嗎?」
「嗯……不會,」立傑回答,「我可能還是先專注於現在的學習上,環遊世界的事情是以後想要做的。」
「以後的夢想?」我驚訝了,夢想還有分現在跟以後的,「你怎麼會知道自己以後要什麼呢?」
接著聊了些彼此對「以後的夢想」的看法,我可以理解那樣的感覺,只是我不會讓自己接受那樣的觀點,對於夢想,我想要的事物,就是現在我所嚮往的。
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這個是可以接受的XD!
*大家洗洗澡,聊聊天,兩點半多,我們才關掉燈。
5/14
*一早起來,逸洋跟季豪還沒七點就起床,走出房門下樓去吃早餐了。
接著我也起來了,也叫立傑起床。
整理整理,帶上房卡,一起到10樓去吃早餐。
走進10樓的餐廳,彷彿進了一家非常高級豐富的餐廳。
服務員協助我們找了一桌位置坐下。
我們離開座位去弄早餐。
*「師傅,你是左撇子呀?」我站在弄擔仔麵的師傅廚房前,觀察他煮麵的動作。
「哦,是呀!」師傅回答。
「那……裝麵的碗在你的左手邊,是不是也是配合你是左撇子呀?」我問了這麼一句。
「哈哈,不是。」他說。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想,我是左撇子,我應該會用左手弄湯杓,右手拿碗。
放左邊很像對左撇子沒什麼幫助,似乎是。)
*裕淵找我們去他那邊的座位,我帶著擔仔麵過去坐。
在走的時候遇見秀珠,沒想到她也從新竹過來台南服務。
坐進裕淵那桌六人桌,大家聊聊昨晚幾點睡、最近的精神狀況怎麼樣,裕淵旁邊的座位原本沒有人,這時候康筑坐了進來。
「嗨~」我和她打招呼。
……
「欸我都還記得妳耶XD!」我說,她居然忘了。
(康筑是第一次活動玩團康時回答「最喜歡的水果:山竹」的人。)
*聊一聊,我回去跟立傑坐,吃完早餐後,我們上樓收拾行李準備退房,把行李拿到一樓大廳寄放。
收著收著,時間就快超過裕淵說的8:10分了,我們有些遲到,8:15分才搭上14樓的電梯。
*下了幾樓,電梯門打開,遇見了同樣來服務的同學們。
「哈哈!我還擔心只有我們還沒到呢!」進來的同學說,我們大家笑了出來。
「不用擔心,有季豪在你們就不會是最後一個XD!」逸洋開玩笑(還是其實是認真的!?)說。
到一樓看到裕淵,他有事情先去忙,我們就跟上前面的隊伍,走往成大。
*在國際會議廳集合,我們把包包等的行李放了下來,跟著今天成大在地來協助的同學一起去搬文具,送到我們負責的教室。
認識了黃詠權,他是和我們同一間教室「網路電視的創新商業模式」,今天一整天要和我們一同服務參賽的同學們。
搬完東西後回到國際會議廳,眼前已經是一大群人。
*我們的第一個任務──「協助參賽的同學們簽到」。
報到的桌子分成了兩邊,一邊就在會場的門口,一邊比較靠近進來的入口。
我待在會場門口那組。
參賽的同學走進來後就幾乎都被我們的另外一桌拉過去,恩華想要讓我們這邊多一點同學過來報到。
恩華拿著「報到處」的小牌子走到前面,像在拉客人那樣。
「同學要不要來這裡報到?」、「同學要報到的可以過來這裡哦!」……恩華喊著,我也跟她一起喊。
兩邊的報到處,陷入了一場戰局,而且這場仗我們這方落後許多。
恩華越走越往門口走,想搶得先告知同學報到處可以往我們那邊走的機會。
「欸妳這樣就像別人走過來看到『報到處』的牌子,然後接著再走向離他們比較近的那一桌(相對來說比較靠近門口的那桌),這樣不就是在幫他們增加生意XD!」我說。
「那不然你說怎麼辦嘛!」她有些情緒地說。
另外一桌經驗老道,他們喊的是:「同學這邊報到,還有兩個窗口,我們馬上為您服務!」挾帶著洪亮自信的聲音,他們那桌的人數雖然少,卻比我們一群人擠在兩三張桌子附近生意好得多。
我跟恩華站在門口到報到處之間的位置,偶爾喊著:「同學要報到嗎?兩邊都可以報到哦!」
「欸妳看,」我指著我們那桌報到處,「我們從這裡看過去,那個報到處人超多的,感覺就好像很多人在排隊了(意思是站在我們那組的那些人都是我們校園大使的人),參賽的同學走過來一看到,自然就會走到人比較少的報到處,感覺比較快啊!」
……
我們聊了許多,解決什麼倒是沒有,我們那桌還得靠另外一桌的同學說:「同學要報到的也可以往那邊前進。」,因為他們報到的人絡繹不絕,有點負荷不了,分給我們一些。
還在報到時巧遇煒員,沒想到他來參加這場競賽,真是個特殊的緣分。
*報到結束。
校園大使們進到隔壁的教室,裕淵說明今天的工作行程以及內容。
簡單說就是:「一切行程意願交給業師決定,我們負責確認以及提醒的動作。」
還有待會帶各組同學去各個教室時的事情。
秀珠很認真地做筆記,她看著我,驚訝我怎麼連紙筆都沒拿出來。
(題外話:以上跟以下的文章,打的時間間隔超過了兩天,以下有些原本想打的東西,後來又覺得沒那麼樣的必要,也許以後打紀錄的文章要晚點打,才會留下真正重要的事物XD。)
*學生們從國際會議廳裡出來了。
我猜想,這次劉老大在裡面講的東西,大概是跟上次去TTT的時候學習的事物是一樣的。
之前參加青創會時,偶然介紹到Design Thinking,聽到的當下赫然發現原來這就是劉老大在教的東西的主軸之一(也許以後會教其他主軸,不過我目前看到是如此)。
我們帶著學生們走向教室,我和秀珠還有詠權三個人負責同一間教室,我們那間教室負責的主題是「網路電視的創新商業模式」,有關主題的內容之後會提到。
*到了教室,10:40左右。
我們讓同學們都進去教室後,關上門,秀珠開始報告相關事宜。
「業師最晚在11:30左右會到,在那之前先完成桌上的那張紙,怎麼做的方法你們剛才上課有教了……」秀珠說。
超專業!!!!!
太扯,聽完裕淵講解完之後,要講得那麼專業,好像自己完全知道他們上課上了什麼,也知道他們要做什麼一樣,我實在是超難做到的!
(現實情況是,我們根本不知道劉老大上課教了什麼、那張作業的九宮格紙是要做什麼用的,連業師到底是誰要來都因為劉老大習慣變化規則的作法而不清楚……)
好像學生們也覺得我們來服務的校園大使很專業……
好像是這樣,我感覺。
*當學生們開始忙了起來,我們三個服務的同學,陷入寂靜。
沒事情可以做,秀珠坐在椅子上,除了腦子裡想什麼我不知道以外,感覺沒在做什麼事情,詠權也是。
我也是,坐在桌子上,腳不斷地來回擺動,偶爾讓自己陷入專注在當下的感受,去聆聽每組的同學們討論的內容,感受教室中的每個動作、聲音。
他們現在在做的,稍微觀察了一下,是為了寫出網路電視的創新商業模式,所寫的Business Model。
---------------------
*網路電視,比較狹隘的說法是,一台電視機附帶有可以上網的功能,也可以說是可以連上雲端的電視機。
比較廣的說法,則包含任何可以看電視的電子產品,像是有大螢幕的手機附帶電視功能,然後又有網路的功能,就可以稱做網路電視。
Business Model是指商業模式,主要創新的方向是「價值提供」的部份,就是指「網路電視」究竟提供什麼樣的功能,會是有價值的。
如果單純說電視可以像電腦一樣上網看網頁,那就沒什麼價值,因為如果要這麼做,不如直接去用電腦。
可是如果說電視可以提供搜尋關鍵字(例如:「當有周星馳主演的電影在某一台播放時,電視自動跳出視窗告知。」),在電腦上雖然也可以搜尋電視的撥出時間,但看電視的人通常只是隨意地打開,看到什麼喜歡看的就看,如果能簡易地讓顧客自行建立關鍵字,由電視提供這樣的服務自動幫忙搜尋,那就算種價值。
(不過這個價值有多高,就不怎麼一定,就我目前評估自己的舉例,這樣的價值並不會有太多人願意付出金錢去購買)
---------------------
學生們正在做的事情的大方向就是這樣。
有關的其他東西有稍微研究的人都想得到,究竟要如何提供價值,才是創新商業模式中最重要的一塊。
要不了多久,業師就準備要來了,詠權去接他們過來。
秀珠看起來有些疲倦,或者是無聊造成的也不一定。
「最近在做些什麼呀?」我問秀珠。
「寫報告啊~我現在是在三門課中擔任小組的組長,每門課都有報告要做!」她說。
對於大學生對報告的看法,倒是讓我們三個人足足聊了整天,分享了許多彼此心中的見解。
*業師來了之後,我馬上向前告知一切的事情以業師想法為第一優先。
課堂上就沒有什麼我們的事了。
午餐時間的時候我們去將午餐提過來,有同學表示想要外出吃,我們表示只要休息時間結束以前回來就可以。詠權提議要去五十嵐買飲料,我跟秀珠都沒帶錢包,就先讓他幫我們墊。
*一邊吃午餐,一邊跟還留在教室的參賽同學聊聊天。
聊聊他們那組想出來的構想,也聊聊我們是怎麼來服務的。
老實說,我有些刻意地隱瞞了自己的年紀是大一,也許我對自己的社會認知被定義成是大一的學生,讓我覺得不是很能接受吧。
不過從某個角度上來看我是滿矛盾的(雖然我不這麼覺得,我兩個都嚮往),我既欣賞自己大一年幼瘋狂嚮往追尋夢想的特質,也看中自己顯得久經歲月歷練的頭腦(感覺啦XD!)。
只是不希望被定義,也許這反而變成我的限制,還是將這種無所謂的堅持拿掉吧。
*下午開始上課了。
業師開始講Design Thinking在價值提供後更有趣的行動。
就是──「說故事」。
講出一個故事,也可以說設計一個情境,而在這個情境下的某個人,因為使用了我們這個商業模式提供的價值,得到的協助,或生活變得更美好。
目前大家的價值導向,都偏向跟年紀大的老人有關。(EX:因為使用電腦網路顯得麻煩,例如想找什麼資料用電視就可以連接上網路找到,就不需要開電腦;年紀長的人在家中,外出的子女如果要照顧到家中年長或年幼者的一些事情,看有沒有發生危險之類的,就可以用遠距離的網路視訊鏡頭……)
參賽的同學們也想像了一些故事,三個小組大家分享完後,就回到自己原本的組別,對自己小組內原先的構想,思考價值提供,還有想故事。
我們三個服務的同學,也偶爾走來走去,看看同學們的構想是什麼,對於自己價值提供的內容是什麼。
其實我有些無奈的感受。
「我覺得,我們參加校園大使培訓營的那時候,做的東西,也沒有比他們好多少。」我對秀珠說。
曾經問過業師,劉老大如何在短短的一小時內讓學生們理解這個思考模式。
「那就只是一個point,抓到就會了。」業師回答。
聽完後,我也相信,抓到就會了。
看著同學們回到原本自己小組裡面,嘗試用這套方式討論原本自己帶過來的商業模式構想,我感覺到有些怪怪的……
總感覺大家對於自己原本已經有所進展的東西,放不太下來,思考的方式逐漸轉為原先的思考方式。
當然沒有說哪種思考方式比較好,只是不一定,而且似乎總是會固守住自己原本擅長的事物,即便另種方式可能可以更容易運用。
(舉個例子:有些人在小時候打電腦鍵盤,就是用兩指神功,一直到長大後,因為學習用雙手的10根手指頭打鍵盤的初期,打字速度會因為不熟練,比兩指打的慢,所以就一直只用兩指,不嘗試練習十指的打字方式。當然兩指有沒有可能比十指快,我不曉得,只是若我想讓打字速度變快,可能就會去磨練自己十指打字,盡量不讓自己用兩指打,即使一開始練習的時候會變慢,也沒關係。)
也許是第一次接觸的學習吧!
沒關係,我們都還有很多次選擇的機會!
*討論完之後,五個小組分別報告。
說真的,大家想得東西差不多。
應該說就算我自己來想,也很難說突破某個範圍。
說不定其中的某些構想會在TiC100今年的競賽中逐漸成熟,目前我看到的情況是一些稍微了解的人就能想到的方式,意思也就是「大家都想到的構想,卻還沒有人做出來或廣泛應用。」,代表這樣的構想在實現上勢必會遇見許多一開始沒有預期的問題,如何跳脫以往的限制,克服那些難題,就會變成是最重要的關鍵。
每個小組派一位成員出來報告,大家一起聽聽,提問,對彼此的構想提出看法。
有像是看美食節目,藉由網路的功能可以直接訂購美食;看球賽,藉由網路的功能可以直接在畫面中調出球員資料,或者是直接訂球員的同款球鞋;可以開遊戲機XBOX(或電視內建些遊戲功能)之類的東西,藉由電視本身的網路功能,上網和別人玩遊戲;或者是自動錄下家庭生活,放置到網路上當做以後的回憶……
我心裡的想法,真的有點猶豫該不該寫。
我感覺,當下聽完這些構想,都覺得……
「我看不太見價值提供在哪裡。」
之後有稍微去問幾組,想可以在美食節目上直接訂購的同學說:「這功能可以提供給不會使用網路的年長者,或者是不想花時間很麻煩地開電腦……」
在他的構想中,提供了「便利」、「迅速」還有其他的一些優勢。
我可以想像我母親在看美食節目的時候說:「好想要馬上吃到那個東西哦!」然後希望東西真的被送過來這樣,只是我母親會願意為「有人會將那樣美食在限時內送到府」付多少錢呢?
只是那樣的情境令我非常難以想像。
什麼東西是人們在看電視會做,用電腦卻不會做的?
什麼東西是電視附加了網路功能後可以做的,而只有電腦的網路功能卻不能做的?
什麼樣的情況下,人們會覺得需要電視能提供的一些功能?
思考這些問題,讓我想自己寫個Business Model,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寫得出什麼鬼XD!
*活動結束。
在帶同學回去集合聽最後一場報告後,在整理完所有的參賽教室後……
校園大使們回到了國際會議廳,同學們還在裡面聽講,而我們的最後一項任務是──「發餐盒」。
桌子上擺了好幾百個餐盒,是要送給參加活動的同學們,以及業師或其他的同仁們的。
大門打開,參加完今天活動的同學們,源源不絕地走了出來。
我站在立豪旁邊,他正在發餐盒給同學們。
好多的人,好多的餐盒。
也有好多人沒有拿,也許是沒注意到,或者覺得當下不是很想拿。
*同學走完了。
我們的餐盒,數量還剩有少說40幾盒。
我們TiC100的活動結束了,有另個活動的人要來使用這邊的場地,於是我們把原本放在桌上的餐盒搬到樓梯上,讓另個活動的人們使用桌子。
「這些餐盒就要交給你們了啊,看你們一個人帶幾盒回去這樣。」我們辦活動的小姐說。
「如果有多出來要怎麼辦呢?」我問,我很好奇。
「那就只能我自己開車全部載回去再想辦法啦!」她說。
我想了一陣子。
「那不然,我們能不能,問他們那個活動的人(就是在旁邊剛來的那群人),看他們有沒有意願拿一些?」我問。
「不行,我們餐盒的數量不一定,要是給他們的話,他們參加活動的人有些人有拿到,有些人沒有拿到,他們被問到這個的話,他們也會很麻煩。」她回答。
「如果是PO到成大POOR板上,那就可以,而且可以很快就被拿完。」她接著說。
我傻了。
當下我真的傻了,現在打這篇文章的時候感覺當時我想像的情境是太超過了,不過當時我對那段話的感覺,就好像是在說:「因為我的能力沒辦法對所有人都好,所以就決定不對別人好。」
我超不能接受……只要盡自己的能力去做,能有所幫助,不一定說能幫助到所有人,對我而言也是應該去做啊!
之後,我們有幾位校園大使,對於這個情況似乎是駕輕就熟了,拿出背包,問問大家的意見之後,把餐盒一個個打開,把一大堆麵包不停地一直裝進去,背包裝滿了,從附近的人那邊借來了黑色大塑膠袋,繼續裝。
批在肩上,走起路來,還真像個聖誕老公公XD!
當下沒有很開心啦。
後來請教了幾個人,發現其實也還好。
我把事情想得有點太極端。
回到香格里拉,等待晚上吃聚餐的時間前,聊天的時候,我問了個問題。
「如果今天在路上,有個人跟你不認識,過來向你要求說,把那個餐盒無條件地送給他,你會給嗎?」我問大家。
大家的答案是:「會。」只要那個人是真的有需要,大家會願意給予幫助。
不過換個角度,其實每個人都有些自認為能輕易給予的東西,每個人也都有些自認為需要的東西,只是我們平常難以察覺到別人的需要,所以也不太敢給。
*晚上吃「聚」。
心中對於餐盒的事情,其實還是有些在乎。
「聚」的店員們都很熱情、親切。
跟我們聊了許多天。
當下我卻讓自己陷入了一種情境。
我去懷疑,究竟為什麼店員們對我們的照料那麼好?為什麼他們那麼關心我們的生活?
當我注意到自己開始懷疑,而忽略了對方的真誠的時候,才發現自己被限住了。
或許那就是他們的喜好,而且還滿棒的XD!
女店員總是匆匆忙忙地跑來服務又跑去其他桌,雖然是沒有專業的感受,但很自然而然。
很匆忙就是很匆忙,悠哉的時候就閒聊,男店員也是。
*吃到最後,店員一直過來問要不要加梅子醋。
「你們究竟為什麼要一直來加梅子醋呀?」我超好奇地問。
「因為有時候有小朋友會說感覺身體燥熱,而且夏天吃梅子醋……」女店員詳細地回答。
一邊喝梅子醋,店員來了就一直加,不只加到杯子裡,裝飯的碗我也拿來裝梅子醋……
「吃梅子醋呀……」也不知道是不是無奈,感覺當下自己試圖用喝梅子醋,去感受一些事物。
「下次應該帶她來吃梅子醋……她一定會笑出來的……」我心想,陷入了些微的幻想。
恩華因為搭車回台北,我跟立豪都還沒吃完,她就先走了。
也跟很多朋友們道別。
吃完後,跟裕淵他們道別,我跟立豪走回去火車站,在附近找客運要搭回台中。
很晚了,從台南回到台中的車,最早到的只有……
凌晨一點半。
也都只有到台中的朝馬。
我打電話問母親,能不能來接我。
她答應了。
於是跟立豪坐上了客運,搭往台中。
*在客運上。
旁邊坐了一位穿西裝的男乘客。
「今天是參加什麼活動呀?穿得這麼正式XD。」我問他。
「啊~沒有,我平時就穿這樣,做保險業務員的。」他回答。
我們聊了許多,從彼此的生活,一直聊到未來的展望,到目前想探索的領域……
是個很有趣的人,也幫助我分析了一些事物,或釐清了一些看法,我既喜歡聽人說,也喜歡說自己的。
*在朝馬轉運站跟立豪還有他告別後,母親的車在對街馬路。
姊姊打了電話過來,她也來了。
原來半夜一點多,我媽要來,問姊姊能不能跟她一起來,兩個人過來這裡接我。
打開車門,坐上車的一瞬間,我突然感覺,這好像,就是種母親的愛。
一種在評估事物時幾乎不做價值取捨,沒有什麼原因,就只是因為孩子的要求,所以願意付出,給予協助。
當然這樣的愛是不是對孩子而言總是好的就不在這裡討論了。
姊姊也是,一起過來接我。
這天發生很多事。
自從跟若梅約定後,每一天的生活,都過得彌足珍貴。
好像無時無刻都可以察覺到,在當下所擁有的一切事物。
我想,是希望再度相見時,可以看見自己在限制中獲得了許多成長,也或許是想感受住這些日子每一刻的美好,再跟她分享吧=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