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是一篇2011/03/22左右寫的文章,當時在執行改變商店的構想,由於這篇文章提及許多我大一時發生的改變,還有一路以來過程的簡介,故轉貼到這裡~(其實是整理網誌導讀的時候,發現缺乏講述某個主題關鍵部份的某些文章啦XD)
正文開始:
發這篇文章讓我感覺到有些冒險,曾經看了數百篇文章,剛才又再次閱讀精華區裡許多朋友們的改變故事,也新發現了些令我自己驚訝的事物。
不想欺騙自己說有自信,現在的情緒其實還有些緊張害怕的。
接觸到這個版,是去年剛上大一的事。
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二以前,我在人際方面,一直都不太行。
與人相處的記憶,也非常的稀少。
「你幼稚園的時候,都不說話,我們全班沒人知道你是男的還是女的耶。」一位到了國三才知道我是她幼稚園同學的女生說。
國小四年級被同學們排擠;小五時分班,班上有另位也被排擠的同學,情況稍為減輕;國中時班上有另位同學被排擠,相對來說我的情況比她好了一點點。
也許是因為自己自認被排擠很多年,所以才會特別注意到這些景象。
國小、國中,也都有暗戀女生,國小告白時,寫了一封情書,對方連看都沒看就丟到了 垃圾桶(我的記憶可能有誤),當時並沒有劇烈改變,我只是因此不會再去想告白的事。
我一定會找時間好好分享的,這次的劇情讓我跳快一點。
當年,我不是個愛讀書的小孩,高一的時候,因為某些因素,和一位台中女中的同學,在及時通上聊了一次天。那次,我問她:「要怎麼讀書啊?」,我心裡一直都有一種暗示,我認為自己只會對聰明的女生有興趣。我向她請教怎麼讀書,從那天起,我人生的走向,有完全變了樣的感覺。
我到現在還是不完全理解,當時的自己怎麼會問她如何讀書,也許是老師們都說我文科太爛,上課要多努力,因為我都會一直睡著;父母要我的成績不能只有理科好看,要不然可能把不喜歡讀書又讀私校的我再送到補習班;或者,我現在比較相信自己這個說法:「因為我有些喜歡那個女生,而她讀台中女中,我的腦中沒有浮現任何話題,就問了個我覺得她一定會很了解的事情。」
我上課會睡著,從沒做過什麼筆記,我問她:「怎麼做筆記?」
討論了一陣子,也得到一些大多數同學老師會說的:「上課專心啊!」、「抓重點啊!」……
我發現那些回答,對我沒辦法產生幫助。
於是我問了。
「那到底要怎麼做?」我在及時通上打。
「那不然……你就把黑板上寫的,全部抄下來吧!」她最後這麼說。
就因為她那麼說,我真的去做了,黑板上老師寫的每個句子,不管多無管緊要,我全部都抄了下來,持續了快一個月。
而那次的月考,我的排名一瞬間往前飛躍。
和她傳簡訊,每次的話題脫不了課業,其中也有好幾度附加了非常好人的思維。
我的課業成績,開始往前爬。
她說了什麼方法,我就去做做看。期間在書局讀到「超快速讀書法」,學習了一種新的讀文科的方式。
高二下的暑假,我以心中很想約她的那份情緒,傳了:「妳暑假要做些什麼呀?」的簡訊給她。
「就多看書囉。」她的回覆言簡意賅是這個意思。
我曾經問過她:「妳大學想要去哪呀?」,她回答:「台大數學系或……」
我的目標變得很明確,原本我只是喜歡數學,對於升學的要求從沒想過去努力,或是說從沒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做到很好,但因為她那麼說,我把目標訂在台大數學系。
高二下的暑假,她的那封簡訊,讓我決定一週禮拜二六跑到台中墊腳石,從早上一直看到晚上,禮拜一四就固定晚上到麥當勞,用「超快速讀書法」的方式讀學測要考的全部背科。
在書店時,偶然接觸到鄭匡宇的「脫離好人幫」(我是從他那裡才知道這個版的),頓時感覺到醒悟,才發覺以前追求喜歡的女生時,自己所擁有的一大堆負面思考的觀點。
於是我開始改變,開始嘗試去搭訕,第一次在麥當勞看到隔壁桌有位異性,很想認識她,那時緊張到全身上下都在顫抖,手沒有辦法寫字、腳沒辦法穩定住、腦中完全沒有辦法思考,最後在她準備要離開的那個時刻,我抱持著書中的信念:「nothing to lose」的心態上了,問了句:「妳是大學生嗎?」接著講了幾句:「妳讀什麼系呀?」。就這樣,第一次的嘗試,我連名子都沒問,只知道對方是個讀物理的碩士生。
後來不斷地嘗試,也做了許許多多白痴的事情,或甚至會被當成怪叔叔的事情。
不斷地改進,這過程很少人會詳細寫,我期待自己有機會寫完整些。
從那位台中女中的朋友身上,我得到了非常多努力去做的理由。
高三時用了一些理由約了她出來,最後還是沒有堅持原則,而讓彼此的關係降到很底。
而在班上,因為課業成績往前飛,還有探索有關搭訕的話題,讓我自然地多了許多與人相處的機會,尤其是對班上的女生,可能是因為不斷嘗試搭訕的關係,我與自己沒有那麼喜歡的異性相處,變得越來越自然,我的態度越來越風趣,也漸漸有了女性的朋友。(還記得我前面寫高二以前人際上近乎完全不行吧)
後來沒有如願地上台大,我進了清大數學。
原本我以為,足夠了。
我以為,高二下開始改變後,高三就有那麼多朋友願意與我親近,進了大學後,週遭的朋友第一次遇見我就不會有刻板印象,一定能相處的更融洽。
但沒有。
我很喜歡獨特,為了訓練自己的領導能力,我開學第一天就主動說要選班代。
我一進大一,就開始瘋狂地約系上的女生,一對一的吃早餐、看書、打球之類的。
約到有誠實的女性朋友告訴我:「我們宿舍的人,只要一接到你MSN的訊息,就好像接到了什麼恐怖的東西一樣。」
誠實地說,當時是太超過了,不管是同性或異性,我幾乎是全搞砸了,至少我當時這麼認為。
也讓我感覺到,以前我什麼都不敢做,沒人教我怎麼做;現在我瘋狂地做,雖然也惹得許多人討厭,但也有許多人願意提供我建議,告訴我如何改進。
後來完全地放下心胸,向每位願意幫助自己的同學請教,到底該怎麼做。
看了許多行動的書,採取了許多不一樣的做法,不斷嘗試。
最後在某個時刻,接觸到自己真實的意願:
「嗯……問題很像都不是這些……
我是不是忘了……
最重要的是……
讓自己更好。
目標遠大,其他正向影響就會隨之而來不是嗎?我想不必在為了獲取正向影響上面打轉。」
那一刻又再度劇烈改變。
因為自己發生過兩次巨大的改變,我產生了一個構想。
「創辦一個平台,收集人們進行改變的故事,重點在敘述過程,讓想改變的人,能夠知到自己真的能夠改變,也能夠看到一些實際行動的方法。」
背後還有很多執行方式,全部都指向一個方向:「幫助人。」
剛才閱讀了精華區,發現這個構想與5-13-12的自我提升心路歷程十分相似。
這個構想,執行的速度很慢。
我四處找人,想是否有人有意願,把自己的故事近趨完整地寫出來,分享給這個世界。
也許是我沒種,找的人不夠多;或者是連我自己都害怕自己寫不出篇像樣的改變故事,就擔心別人也很難寫出來……
可是我現在在這裡,決定再次採取行動,打了這篇文章。
再次來到catch版,我想向當年的版主邀請,供這個平台轉載他的改變故事,或是甚至修訂一篇更完整詳述的紀錄。
觀看精華區時,更驚覺,大家都有好多故事可以分享,不僅僅是分享給這個平台裡的朋友,可能的話可以分享給這整個世界。(持續走下去,可以請有意願的朋友幫忙翻譯)
沒想到會打那麼長。我想邀請曾經在某個(或許多)部份做出劇烈改變的朋友們,分享你的故事,說不定能幫助到人,我不敢說一定,當某個人在網路上搜尋:「如何改善……?」時,就找到你的那篇文章,看到了你一路走來的努力,付出的代價,因此受到激勵,而讓自己真的採取行動去改變,我會覺得,那樣就有意義。
也不只是想收集為了異性而改變的故事,還想收集許許多多為了什麼事,做出劇烈改變的人的故事。
感謝耐心觀賞完我的故事的朋友們,不管是要給我鼓勵,或有意願參與那個構想,還是有想法願意提供,我都很期待(或說是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