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子連結,寫完貼過來的。
-----
我很難解釋為什麼最後是這樣想,但也可能只是偶然間自以為如此正確。
近年來一直在思考許多道德觀的事情,社交常識、工作倫理等等。
如果過去的人所相信的道德、價值觀逐漸式微,新生的孩子們又會培養出怎樣的道德觀呢?
又要怎麼樣培養呢?
道德、社交常識,只有當人們達成一定程度的共識時,才會彼此共同獲利,才有辦法合作。
如果只是沒有中心思想,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價值觀,且各自依循、互相批判,人類的社會又怎麼存續呢?
於是乎,就想要寫文章,想理解價值觀的變化,想知道怎麼影響他人,又或者那是否真的有意義,你信仰的價值觀,真的值得別人稍微採納嗎?
寫了很久,留著一些沒有完成的文章,不知道怎麼繼續探索下去時。
想到了這個路線。
在世界上,要建立能夠與人互動,彼此合作的價值觀的基礎——找到值得你敬佩的人。
每個人可能都有不同方面的專業,也許在某個領域你很強很猛,但總有你不擅長、甚至是看不起的領域。
在這些領域中,去觀察、尋找值得你敬佩的人。
一兩個人不夠,再多一些,各種不同的領域,都試著想想看有沒有這樣的人存在。
如果你找不到,那可能是你了解的事物不夠多,不知道有哪些事、哪些人稱得上專業;
或是你過於自大,認為自己就是那最猛最厲害的人,其他人想什麼做什麼都是平庸之輩。
這似乎就有可能是群體共同價值觀建立的起源了,至少我現在是這樣幻想的。
也許價值觀會隨著時代演變,但群體共存的價值觀切入點就在這。
找到這些人之後呢?
在什麼地方他們值得你敬佩?完美的人屈指可數,或是根本不存在,不用全盤接受一個人的想法。
但在你敬佩他們的地方,盡量參考、依循他們的意見。
如果是你生活中認識的人,也可以向他們徵詢人生的建議,當然參考到哪個程度,也要看跟你敬佩他們的地方關聯性有多大。
如果你有能力和這些你敬佩的人們互動、合作,那你或許就有能力依此方式與更多未知的人互動,建構出自己生存的原則。
而你自己呢?
你有什麼對自己的標準極高的地方嗎?你能相信自己判斷的地方。
而如果真的錯了你也能分辨並認錯道歉,沒有理由、沒有藉口的地方。
你值得他人敬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