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發的事件讓我有點意識到某些事情?(雖然還不一定是真的)

 

  在人社遇見一位朋友,寒暄時她問我:「你(來這裡)修什麼課啊?」

  而我問她的時候,我問的是:「妳今天怎麼這麼早上來呀?」(因為之前幾次都是在下山的時候才會遇見她)

 

  雖然這是小題大作,不過我後來想了想,這很像是問什麼問題的差別?

  舉凡其他情境,我似乎都不會問類似前者的問題。

  我很少問「你/妳讀什麼科系啊?」、「你/妳幾年級呀?」,修什麼課也很少問。

  大一剛進來時也很少問「你/妳住哪呀?」、「你/妳高中讀哪?」

 

  我會問的問題通常都是與當時發生的事情有關連的。

  例如「為什麼妳下課時要帶著背包出去,再走回來上課呀?」、「為什麼妳會到這裡來?(不理解對方為何出現在數館)」,或者是像上面提的,「為什麼今天妳比較早到?」

  似乎是,我習慣問「why?」的問題,而非「what?」。

  而且似乎有種感覺是,我只問跟我個人經驗有關係的問題,問我好奇過的,「男女朋友跟很好的異性朋友的差異在哪?」、「你/妳有不能說或不適合說的過往嗎?」、「你/妳接著要去哪呢?」(這個問題關係到對方和我還能並肩走多久)

  算是自私嗎?

 

  應該是很久以前就是這樣了,對於what的問題並不太好奇,甚至以前對於別人問「學校」、「科系」這種問題還會有些反感,雖然現在看來那樣的反感多數時候是多餘的。總覺得那樣的問題好像回答了,就掉進了某個框架,別人就會依照對那個框架的印象來對待你。

  不過有些問題是建立在先問了what,才能問why的,例如念什麼科系?為什麼選這個科系?

  選了什麼課?為什麼對這門課有興趣呀?

  這部分也許可以稍做改變。

 

  其實我自己仔細回想時,會覺得自己問問題的目的性似乎還滿重的。(就像我上面說的,我還不肯定這是不是真的)

  這種目的性又跟我以往文章說得不太一樣,現在也還不太清楚怎麼描述……

  比較不是那種完全與自己無關,只是單純問別人的問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聊天 問問題 對話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東東 的頭像
    東東

    我是黃紹東,歡迎蒞臨我的網誌!想聊就聊吧~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