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榮幸的邀請到台大物理系教授陳教授來我們學校演講
「劇變理論」
學術性的概念說真的有點複雜,我也沒辦法解釋清楚。
雖然建議不要使用在社會心理學上,不過用這種方式比較容易解釋這個理論。
至少感覺不會太疏離XD!
這次不要考慮太多額外的條件,就單純體會一下想法吧!
今天一個人,有怒氣值,跟生氣程度,兩個數值。
大家都知道當怒氣值提升到一個程度就會爆發吧XD!
數值0~10好了
當怒氣值在0~5的時候,生氣程度只會維持在0~1
但當怒氣值超過臨界點,6好了,生氣程度就會突然向上跳,跳到7,爆發了!
這就是瞬間的劇變。
這個時候,即使對方的怒氣值再度降低,降到4,
生氣程度一樣不會回到1,而可能還有6那麼高。
可能要一直等到怒氣值降到2,對方的生氣程度才會回到1。
簡單來說,你讓一個人爆發了,要讓他平靜,就要付出更多努力。
其實我覺得這跟慣性也很像。
我們學的很多東西都跟慣性有點關聯吧!
物理學上的運動慣性、磁性滯留,
化學上的勒沙特列原理,少了什麼反應就朝那邊進行,盡量維持原本的平衡。
經常提到的習慣說,只能慢慢領習慣下樓(不能從四樓丟下去就是了XD?)
雖然以上這些不是全部都跟劇變理論有關,順道提提而已。
回到社會心理學(?)
有關於臨界點。
我想EQ越高的人,對於一些挫折的臨界點就更高吧!
越過臨界點,就會從輕微苦惱劇變到非常苦惱XD~
而要讓非常苦惱劇變回來,那可真是不容易。
說不定有很多人,好幾年都一直維持在非常苦惱的情況。
這也像是樂觀的人,維持在輕微苦惱的狀態,即使受到挫折,也不產生劇變,所以輕易就能回復心情。
而悲觀的人,維持在非常苦惱的狀態,即使挫折下降了,也不會輕易脫離那種思維。
這也像人向善向惡。
當他想要向善,這個念頭逐漸靠近臨界點。
這個時候我們幫助他一把,越過臨界點,一躍而上從好人變成大好人(好吧這句話有點白痴XD)
即使這時他的善念已經沒有那麼高,一樣不會輕易從上面掉下來。
如果要扯到劇變理論中不是劇變的情況。
慢慢向下的那種狀態,就得用到第三個變因。
想了許久還是沒辦法找到比較好的比喻。
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sm/sm_08_02_1/
這是從數學角度切入的劇變理論。
不過說真的看完的時候沒有很懂就是了XD。
從某些角度劇變理論應用在上面舉的那些社會心理學例子吧!
好啦~說越多就越顯得不足。
- Apr 18 Sun 2010 10:27
劇變理論,社會心理學。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