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這篇文章以前,已經斷斷續續地寫了好幾種想探討的主題的開頭,卻都不了了之。

  問朋友(前女友)能不能寫那段故事,她不願意,所以就不寫出來了。

  現在想想,那段故事,我真正想提從中學到的概念,也不過就是個很簡單明瞭的概念。(不一定需要用我的故事才能解釋)

  舉個例子。
  今天一個人,他經常做某件事情,他很喜歡做那件事情。
  某天,某個公司說:「做那件事情的人,就給他月新一百萬!」
  然後許多人趨之若鶩地去做那件事情,以致於某些人看到做那件事情的人,就認為他們是為了錢財才這麼做,認為他們是一群唯利是圖、見錢眼開的人。
  原先很喜歡做那件事情的人,也不例外,大家逐漸認為他也是個只顧利益的人。
  他覺得被別人這樣誤解很不好受,他不覺得自己是為了金錢利益才做那件事情的。
  於是他要求公司不要給他錢。
  過了一段時間,初次見到他在做那件事情的人,一樣會露出對他的鄙視。
  而知道他沒有領那份薪水之後,有些人就沒什麼成見了。
  有些人則否,他們認為他不過是想證明自己的清高,他們覺得做那件事情也沒什麼了不起,費心用這種方式證明自己的他真是心機。
  禁不起別人那樣的誤解的他,決定不要去做那件事情了。

  在這裡我跳下個故事,待會一起下結論(會跳下個故事的原因是,我突然想到還不錯的比喻)。

  有個男生在跟女生用MSN聊天。
  他還滿喜歡那個女生,當然心中是有些期望那個女生也會喜歡上自己。
  不過那個女生,有時候MSN回訊息回的很慢,男生不知為何,就找人問。
  別人解釋了那個女生可能剛好在忙的可能性之後,對男生建議:「她如果回的很慢,你就一樣回慢一點,要不然你回那麼快,就顯得你沒有自己的生活,很需要她一樣,那如果女生感覺你是個沒什麼自己生活的人,她就會對你興趣缺缺……」
  男生是個很會掌握自己生活的人,只是把那段時間撥出來做空閒,也希望跟那個女生聊聊天罷了。
  他聽了別人的建議之後,也覺得很害怕:「那個女生如果真的這麼想怎麼辦?」
  於是他即使很想在女生回訊的瞬間就回覆,但因為害怕被女生當作是個「沒自己生活的人」,於是他就遵循別人的建議,當女生回覆的很慢的時候,就故意回覆的慢一點。
  當女生偶然問起:「為什麼你回覆的這麼慢啊?」
  他不敢說自己是聽別人的建議才這麼做,於是他說謊:「剛才有點忙。」

  兩則故事就寫到這裡。

  因為別人說什麼,別人的眼光,就因此覺得難受,覺得自己不被認同(或可能不被認同,即便只是可能性)。
  因為這麼做不被別人認同(或只是可能),就不去做自己想做或認為要做的事情。

  有看過這系列前面幾篇文章的朋友,或許可以感覺到,我覺得獎懲的方式,不怎麼能說是愛,比較像是愛對方的那些行為。
  (像謎男方法中的建立服從,或是如果建立了負面服從會怎麼樣之類的。)

  在我和前女友交往的最後一個禮拜,她很常關心我,我在腦中建構了一個幻想,卻沒有當下告訴她(以往是彼此有什麼都會說出來),那個幻想是:「如果在她這麼關心我的時候,我也那麼關心她的話,她會不會因此把她對我的愛建立在獲得我對她的愛上?」
  (不管是想要對抗什麼,最後似乎都會出些問題吧。)

  這個想法無意識地存在了一兩天,突然,我意識到:「因為害怕這種幻想就讓自己不去關心她,這樣還算是愛嗎?」

  我才察覺,在那時,我對理論的在乎,更勝於對她的在乎,更勝於在乎她的想法,更勝於讓自己去關心她了(即便有些時候想關心她,卻沒有做)。

  之後分手的時候,我就把這些幻想告訴她,向她致歉,誤解了她。
  (至於分手的理由,似乎在這裡不是重點,而且我認為的理由不一定是她認為的理由,就不說了。)

 

  有點幽默地,我原本以為這篇會很適合做為END,結果現在感覺不會。
  我腦中原本構想,這篇要像第一篇一樣,寫出很多的提問,即使自己並不迷惘,即使大多數人的人生中根本碰不上那些問題,只是想知道如果真實面對了,會怎麼做?

  結果不自覺地,就寫出我原本很想寫的東西了。(意思是我原本想寫那段故事,可是一直沒寫出來,而現在大略寫出來了。)

  「一致性」。(從謎男方法中拿來用的詞,不過沒有試圖跟謎男方法中的意思一樣就是了)

  如果確信了自己想做什麼,想怎麼樣,那麼就不要因為別人(或自己)的幻想而改變。
  (當然即使我這麼說,但不管我們堅持什麼,最終必須面臨改變。)

  像第一個故事中,那個人因為別人看見他做那件事情,認為(幻想)他是一個勢利的人,以及最後因為別人的幻想(認為他是一個為了清高的人),而放棄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說是背叛了自己)

  第二個故事中,那個男生因為幻想(認為因此會讓對方對自己沒興趣)而改變了自己的舉動,他原本可以選擇告訴那個女生他的觀察(「我感覺妳回很慢,是在忙嗎?」之類的),即使他說了,只要他是真的有自己生活,女生也不一定會因此誤解他的。(我說的很不肯定,我的確不能肯定)

  在我自己的故事裡,我害怕(幻想)那樣做可能會建立了她付出愛是為了得到愛的概念,然後沒讓自己去關心她,也是背叛了自己。

  那究竟該怎麼做呢?

  如果我們為了自己或別人的幻想,而改變了自己想做的,那只能說,我們是活在幻想裡頭。

  這麼說有點讓我自己不知所措,因為我想說的是:「那就放棄去移除幻想吧。」
  我的意思是,幻想就在那裡,我們看得出來那是幻想,就這樣。
  承認自己的幻想(誠實),以及放棄去移除別人的幻想。(意思是不因為幻想而試圖去證明什麼)

  (雖然我這麼說,不過當我走在路上唱著歌的時候,有旁人經過,我會想:「對方不一定喜歡走路時聽到太大的歌聲。(或者是對方不一定能接受我的歌聲)」而因此唱小聲一點,這從某個角度來看,也是為了幻想而改變自己想做的事情。看來,這其中有一個衡量的標準在,我想那是看每個人自己,不要因此痛苦自己就好。)

  放棄移除別人的幻想,舉例來說,第一個故事中的那個人,他可以選擇繼續做他喜歡做的事情,然後錢的部份可有可無,即便旁人會有許多對他的幻想。
  別人幻想的內涵可能是:「要不是為了錢,他才不會做這件事。」或「要不是為了裝清高,他才不會做這件事。」
  不管如何,他都繼續做他喜歡做的事情。
  不管是自己或別人的幻想,總有一天會破滅的。
  當那件事情,再也賺不到錢,他因為喜歡,所以繼續做。
  當那件事情,被認定了汙名,他因為喜歡,所以繼續做。
  直到這些時刻,那些幻想才自動地消失。

 

  另個例子,也可以舉愛情,如果有人說:「要是你/妳不做這個,就是不愛我!」(很多都是幻想),那麼不用為此去做那件事情,去證明愛。(若真的要做,也是因為自己認為真的需要)
  不管做什麼,沒辦法證明。
  只有當彼此年華老去,我們依然關心著對方,陪著對方。
  當外貌消逝、權力轉移、事業倒閉(我的意思是,只有當狀況發生),如果我們依然愛著對方、陪伴著對方,那麼那些幻想自然會消失。(EX:「她是不是因為我的錢才愛我?」、「他是不是因為我的外貌才愛我?」……)

  在狀況發生以前,任何作為(意思是為了移除幻想的作為)都無法對抗幻想(可能會使其更加巨大),就予許幻想存在,但不因其而影響自己的舉動。

  如果覺得需要去改變,那仍然可以去改變。
  可是如果那需要去改變的感受,已經讓自己陷入情緒的泥沼,那還是就接受那些幻想的存在,然後繼續做自己的吧。

  其實,現在的我。
  如果把外在的表現,包含腦中的想法,都當作是誠意的話。
  我真的也沒有辦法證明,當自己說愛一個人的時候,究竟是在說什麼了。(也可以說,我沒有辦法向自己證明自己愛誰吧)

  不過那並不表示什麼。
  我仍然約某些異性見面,仍然和某些異性聊天、分享。
  可能和每個人聊天的內容、方式,都不太一樣。
  聊天時候的情緒,花的時間也不太一樣。

  那卻不代表,讓我展現獨特的就是我所愛的。(我沒辦法證明囉)

  等到狀況發生,這個世界自會向我們證明。
  在那之前,會讓自己感到煩躁的幻想,就放任它們存在(我也習慣把它們說出來,用文字表達出來),然後做自己想做的。

  要是我接著寫,那又牽扯到一個感覺很大的主題(自己這麼覺得,實際上才想出一點點而已)。

  自己似乎很難在不對抗什麼的情況下寫作。
  我的意思是,寫作的主題,通常都是在對抗另個思維。
  提供另種觀點,到狀況發生的時候,怎麼做?尊重你自己的決定。

  不可否認的,我們很多時候活在幻想之中。
  有些人認識的父母,是在把自己當作孩子的時候去認識的。
  所以其實並不互相認識彼此,只是一個人扮演「我是你們的小孩」另一方扮演「我們是你父母」的角色。

  若說我上面說的這也是我的幻想了,我的確也沒有太認真看待。
  對於所有可能性的接納,或許可以讓我們更靠近真實。

  就像在大學生活裡,遇見一位陌生人。
  「你讀什麼系啊?」他問。
  「數學系。」我說。
  「哦?那一定很難吧?」他這麼問。
  我不知道數學系究竟算不算難。
  「很難說啦~」我回答。
  「能讀數學系的人一定很厲害。」他這麼說。
  即便我也知道,這也有可能只是對方的客套話(或者是真的這麼認為),不過我也不怎麼能回答。
  「這我就不敢說了。」我說。

  就這樣,相信數學系很難唸的人,會繼續這麼相信(即使對他而言是不是真的很難唸,不知道),因為旁人不一定覺得有必要去打破那樣的幻想。

  我上面寫這樣的幻想,似乎也造成不了什麼困擾。

  要是這樣的幻想改成:「讀**學校的人一定都很宅吧?」、「漂亮的女生都很耍大牌吧?」……

  當遇到一個漂亮的女生(舉剛才那句當例子),他就預設了這樣的立場,然後女生也不覺得需要花心思去打破他的幻想。

  要是我們不接受那些幻想的存在,那就是活在幻想裡不自知。
  (當然就算接受了幻想的存在,也同樣是活在幻想裡,只是我們觀察著。)

  接受幻想,也接受任何可能性。

  狀況發生,世界自然會向我們證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