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不玩識字卡

這意思是什麼呢? 書中的內容簡單來說,就是不要「揠苗助長」

抱持著遠大的理想,我教著國一的女孩數學(我是指教育理想)。

二元一次方程式,我正試著指導她去理解。

就像很多人知道的,雖然我一點都不覺得是自己教法不好。
不過經過了四個小時,我們的問題停留在


線L過點(0,6)、(-5,0)
現有一線M與L平行,過(0,3)
求M的直線方程式。


就像你們預料的到的,求出L這條線花了一小時
說明平行花了一小時
解一組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花了一小時(很像這段是兩小時?)

雖然她"知道"平行可以說是"沒有交點"
但她並不曉得平行在平面上的意境是斜率相等,或都不存在。

討論了很久有關兩個方程式平行會有什麼特性?
教做圖也花了許久

只是我一直沒機會把重點提出來
「兩條平行的線,它們的斜率一樣。」

她就要回家了。

第一次覺得我怎麼這麼該死!

(數字︿2 的意思是這個數字的平方)
讓我想到有次解釋給高一的女生(A+B)︿2=A︿2+2AB+B︿2
就花了30分鐘(很像還沒學會(?))

讓我無法忘懷的是
她的母親當時對我說:「(A+B)︿2是不是等於 A︿2+B︿2 ?兩邊同時把平方消掉就一樣了!」

我心裡忍住哭泣的聲音,因為她母親還是做會計的...


回到重心
所謂「識字卡」就是一張卡片上面印了圖形,然後可能還有印字(或者沒有)
某些父母用來訓練孩子看到卡片就知道卡片上的東西是什麼的能力。

類似功能的「數字卡」,看到卡片上有幾個東西,就要孩子說出數字,或者是卡片上有一道數學加減乘除,要孩子解出答案。

我今天為了讓學妹思考

-23x/6=1
x=?

就花了1小時左右。
這真的讓我無奈
因為她知道x/5=1
x=5

也知道5x=1
x=1/5

也知道-5x=1
x=-1/5

原來對許多小孩子而言,5是數字,23不是數字...

我不了解如果一個人懂得上面那三件事情
卻不知道-23x/6=1
x=?

這是什麼意思?

是不是代表有些教育數學的方法只是告訴你答案,然後就不停的用這樣的方式測試你,只要你會解,感覺就好像懂得裡面的概念一樣。

勉強讓孩子學習自己大腦還不能接受的東西,是不明智的。

我國三時學習三角函數,搞的一踏糊塗。
公式沒有背可能是一個小原因,不過最大的重點是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當時三角函數瘋狂證明恆等式,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幹麻
逼不得已,我把所有三角函數換成斜邊、鄰邊、對邊,就證明出來了

至少這樣我比較爽,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當然到了高一下,我是不曉得是不是腦子開通了,我就能接受三角函數的那些觀念了。

高二時也有這個情形
動滑輪定滑輪的題目,解題方式是消去張力T
我腦筋轉不過:「張力T題目又沒給,拿出來後還兩式直接相減消去T,這到底有什麼意義?」

總而言之高二時動滑輪我學的滿爛的,因為支持我五六年的物理觀念沒辦法釐清T到底在做什麼。

不過很高興,高三後我大腦又進化了?
再看一次那樣的題目,我就能接受消去張力T的想法了。


父母在孩子才幾歲的時候,就要灌輸他那些認字卡、數字卡...上面的廢物語言。

加法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至少全世界都在用的加法,意義是什麼?

一個3歲的小孩有能力去理解嗎?
說不定他腦中的想法只是:「嗯 這裡有一個"3",一個"+",一個"5",依照多次看這些圖形的經驗,我這次回答"8"會得到獎勵。」
(這是我幻想的XD 哈哈!)

還是有太多人無法放任自己不理解事物,根本上來說
理科教育的某些部分如果你不等自己能接受再去接受,背起來也是浪費時間。

所以我選擇放任,我放任那些我感覺還不太能接受的事物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面對不能接受的事物,他能做的選擇就是吃下去,那會造成什麼後果?

未來當他面對不能接受的事物,就根據以前的做法,全部吃下去,那有什麼意義?

珠算一直是我有點興趣的事物,畢竟我實在不了解要怎麼樣用那樣的算盤計算乘法和除法,加法或減法或許感覺還能體會。

見到一個小女孩,和她的父母在麥當勞,他們正在教她珠算。

拋了一個題目,97+29=?

小女孩開始算

算了一分鐘,父親開始不耐煩了。

「這個就心算97+29=126就是答案了啊!!!」

「妳到底會不會算? 這心算就是97+29=126,這很簡單阿!」

我跟我朋友看在眼裡,好不是滋味...
明明女孩就是要學珠算,她的父親卻仗著自己理解的事物不停發怒。

而且女孩的年紀也真的夠小,我只認為學了珠算對她有何用處?
上了國小可以和同學炫燿嗎? 雖然同學們大概也都這樣被搞過。

運氣很好,我是個不受教的小孩,九九乘法表一直到小學四年級(還是五年級?),才受不了老師的壓力背下。

要是我國小一二年級就吃下去,那還真不曉得我會不會了解乘法的意義。

作業裡的除法,全部都是只寫答案。
老實說,我想我當時可能是這樣想的:「除法出來的數字都是整數。」
畢竟作業裡面每一道除法,答案都是整數啊!
我試了幾百幾千次,都得到這個結論。

老師看我的作業不高興:「你是不是抄作業?都沒算式。」

「沒有阿...我都是自己寫的...」好吧,槓上了

老師拿著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一個除式,我就是那狂妄自大的學生要上台解題。

結果當然是,無功而返。
也許老師當時出的題目沒辦法整除吧!


書裡面也提到,要讓孩子玩,玩才能觸發他的能力。
和國小四年級的女孩在樓下游樂設施玩。

「你看! 這個地方是我家,我隱藏的家,這裡有一道隱形的門,我說芝麻開門它就會開。」

「芝麻開門」說著說著就走出去

「芝麻關門,嘿嘿 你出不來了=ˇ=~」

連國小四年級的小孩都有魔力
我當然不甘示弱
「芝麻開門」說著我就走了出去

「不行啦只有我說的算!」女孩堅持。
「我不管=ˇ=」開始跟她扯我也是@)($&)(。

看著她把竿子當成隱藏通道、溜滑梯當成正門,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不要扼殺了孩子的想像力。

「專家只不過是訓練有素的狗。」
我更想說
「缺少了創意,人只不過是訓練有素的狗。」

和一個國小六年級的男孩討論-23/6x=1
x=?
這一題

他不甚了解負數,我一樣慢慢指導。

在他認清自己懂得那三個式子以後,他就知道這題的x是多少了。

我想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而我想很多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都還不知道。


不讓他們自己去玩,自己去體會,那對於孩子一點幫助也沒有。

讓我想到爆爆王,網路上教技巧的人,這麼這麼的多。

可是我也看見許多,連興趣都還沒玩出來的人,就在那裡磨練那些技巧。
這跟3歲小孩玩數字卡,有什麼差別?

更看到過許多,技術都已經超越眾人那麼多,卻還是不了解實戰中,心理戰交鋒的人。

他們之中也有些人百思不解,為什麼他的技術超越那麼多人,我這麼沒技術的小咖,卻還是贏面大一些?

一個從數字卡裡學會7*6=42的孩子,進了國小,和同學們炫燿自己知道
7*6=42(通常是父母間互相炫燿比較多?)

是阿! 他電爆了不知道這件事情的同學,可是那意義何在?
如果他知道7*6=42,問他153*256=?
他就認為自己不會了,那有什麼意義?

天知道把愛情觀扯進來的話我也可以舉出一大堆廢話例子XD!
不如就在這裡收尾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東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